【摘 要】
:
植被覆盖度是研究地球表面植被生态系统动态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生态环境监测,碳循环模拟和气候变化研究等具有重要影响.当前低空间分辨率植被覆盖产品较多,如GEOV2,GEOV3和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GLASS),空间分辨率从几公里到几百米.虽然其具有较好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但它们不能满足精细的区域尺度分析.因此,通过结合高分二号的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来估算Landsat尺度的植被覆盖
【机 构】
: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覆盖度是研究地球表面植被生态系统动态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生态环境监测,碳循环模拟和气候变化研究等具有重要影响.当前低空间分辨率植被覆盖产品较多,如GEOV2,GEOV3和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GLASS),空间分辨率从几公里到几百米.虽然其具有较好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但它们不能满足精细的区域尺度分析.因此,通过结合高分二号的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来估算Landsat尺度的植被覆盖度.使用空间分辨率为1m的高分二号数据构建30米分辨率的植被覆盖度训练样本,将其用于训练随机森林模型,通过训练样本的随机选择进行模型精度评价,训练的模型均方根误差小于0.1.同时,通过与全球ImagineS站点的植被覆盖度测量值对比,得到均方根误差小于0.2,与GLASS FVC产品的比较结果显示R2大于0.9,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大范围、中高分辨率的植被覆盖度估算,并为长时序的植被覆盖变化分析提供更加精细的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地球同步轨道SAR卫星(Geo-SAR)是一种具有快重访、高机动、大幅宽特点的新体制微波遥感系统.Geo-SAR卫星的高机动性主要通过卫星的快速姿态机动或者具备电扫能力天线的二维波束指向控制来实施,任务实施之前需考虑SAR载荷的成像条件、卫星的轨道、地面多目标的广域分布以及成像时机要求等要素.本文综合考虑了Geo-SAR卫星在轨实际情况,首先对影响Geo-SAR成像与任务调度的技术因素进行阐述,并
城区高程反演一直以来是InSAR数据处理的难题.城区内建筑物众多,由于侧视成像的原因,使得城区存在大量阴影和叠掩区域,同时存在多径效应等现象,使得城区内相干性相对较低,数据处理中相位解缠相对困难,城区易出现高程反演错误,同时大量阴影使得城区获取的有效高程信息不足,影响城区完整的三维重建.基于此,本文采用多基线解缠绕手段来解决城区InSAR相位解缠困难的问题,利用长短基线的优势减小相位解缠的难度,从
高光谱遥感利用目标的不同光谱特性,通过获取高光谱分辨率的观测数据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识别与定量反演,可以极大的促进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行业的发展.静止轨道卫星覆盖区域广,机动灵活性强,对特定的区域观测频率高,可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监测.本文主要针对静止轨道高光谱卫星根据海洋、减灾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对卫星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
针对中国西南地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难、处理难、应用难等难题,探索解决复杂地形测绘航线规划技术、长短基线结合干涉测高技术、稀少控制点测图处理技术、多侧视方向DSM融合技术以及DSM融合滤波生成DEM技术等关键技术,并在贵州省贵阳市南部开展复杂地形气候环境下航空遥感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机载毫米波InSAR系统适用于复杂地形气候环境下的大范围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西南地区大面积、
传统的卫星对地观测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定制化和近实时化的应用需求,应用服务存在被动性、延迟性、单一性等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建设共享卫星星座,共用卫星地面基础设施,开发统一的运营服务平台.聚合通导遥卫星资源,利用地面站网的测控、运控、数传能力,打通在线预定服务、多星任务联合规划、卫星星座测运控、数据快速上云、智能处理与决策支持整个服务链条,面向农业监管、应急救灾、城市管理、生态环境、食品
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是遥感图像理解中一个基本任务,以深度全卷积网络为代表的技术今年取得了令人映象深刻的成果.然而,但是现有的高分辨遥感图像语义分割方法中普遍存在着明显的“椒盐现象”(单个地物内部分像素被识别为其他地物),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遥感地物存在类内不一致(地物标签相同但外部特征不同)与类间无差别(两个相邻的地物,标签不同但外部特征相似).针对遥感图像中类内不一致和类间无差别问题,提出一种基
对于柔性长基线构型的双天线InsAR系统,柔性基线抖动产生的运动误差严重影响雷达成像质量和干涉测量精度.本文采用单相机和飞秒激光测距的组合基线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线联合动态解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相机测量的六自由度数据和飞秒激光测距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实现了对柔性长基线的超高精度测量.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原理性分析和地面动态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0米的基线长度测量精度达到0.5mm,基线角姿态角
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为多山林地区,且常年云雾覆盖,每年光学影像和LiDAR数据获取时间窗口短,导致该地区的基础测绘产品覆盖率不高,常规测绘手段无法按时完成测绘任务.InSAR技术不同于光学遥感和LiDAR的技术特点,使得其能够较为有效的解决大范围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定期、快速、及时获取的难题.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利用毫米波机载雷达数据在贵州进行1∶5000专题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专题数字
先进航天器搭载的有效载荷越来越精密,对卫星平台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主/被动隔振技术难以达到“超精超稳”要求,双超卫星平台方案采用非接触式磁浮作动器,实现星上振源与载荷的动静隔离,可以避免星上微振动对载荷的干扰,同时采用以载荷为主的协同控制策略,以磁浮作动器为载荷舱的执行机构,控制力矩陀螺群为平台舱的执行机构,通过高精度的恒流源调节作动器微作用力输出,实现卫星的“超精超稳”控制
多基线层析SAR(TomoSAR)成像主要利用多航过在层析向合成一个大孔径,结合传统SAR二维成像原理,可以实现观测目标三维成像,显著提升目标信息提取和三维建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SAR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目前层析SAR成像主要采用各航过斜平面或地平面二维投影成像及层析维一维成像相结合的方法,在斜平面或地平面二维成像时受到掩叠效应、几何畸变、图像失配等影响,容易导致层析维成像精度下降及目标错位.针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