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岩溶灾害为隧道施工穿越溶洞地区亟待解决的关键灾害之一。以武深高速铁路李洞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位置、不同大小、距隧道不同净距的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1)有溶洞分布时,围岩水平位移整体向着无溶洞方向移动,越靠近拱顶位置处的溶洞对隧道拱顶沉降的影响越大;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临界净距为隧道1/3 跨度,当二者净距超过该值,溶洞对隧道围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灾害为隧道施工穿越溶洞地区亟待解决的关键灾害之一。以武深高速铁路李洞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位置、不同大小、距隧道不同净距的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1)有溶洞分布时,围岩水平位移整体向着无溶洞方向移动,越靠近拱顶位置处的溶洞对隧道拱顶沉降的影响越大;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临界净距为隧道1/3 跨度,当二者净距超过该值,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就很小;(2)不同位置、不同尺寸溶洞存在下隧道围岩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时程曲线均呈“S 形”变化,前者在开挖后6-7h 内位移急剧增大、后者在开挖后8-9h 内位移骤然变化、且二者均在开挖后12-13h 均趋于稳定,不难得出拱顶沉降比周边收敛位移急剧变化时效性更早且稳定时间相同;(3)掌子面挤出随溶洞内压变化均为“指数型”增长、且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内压突变点,突变内压介于60kPa-100kPa,仰拱位置处溶洞突变内压最低、边墙位置处溶洞突变内压最高,直径越小的溶洞对应的突变内压越高。研究结果可指导岩溶隧道安全施工,尤其可为高压岩溶隧道的释能降压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英德市大站镇岸跨堤引桥是一座单跨102m 的UHPC 简支梁桥,是中国第一座UHPC主梁公路桥,建成以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简支梁桥,其跨度的实现基于UHPC 的超高强度、超高韧性、超高耐久性等优越性能。主梁采用预制拼装施工工艺,高温蒸汽养护,大幅减少了后期收缩、徐变影响。箱梁采用短悬臂密集横隔板构造,减少了箱梁翘曲、畸变、剪力滞效应,提高了腹板抗剪承载力和稳定性,箱梁无需配置横、竖向预应力,箱
本文以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为对象,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成桥附属设施、汽车对钢桁梁桥气动特性的影响;利用三分力分离装置测试了列车和桥梁在不同车桥组合工况下各自的气动特性,对不同风攻角下单列车位置、双列车交会时和桥梁气动特性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成桥附属设施及汽车的存在会增大桥梁的阻力系数,降低桥梁的扭矩系数,对于升力系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定攻角范围内;单车-桥系统中,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重要数据库中隧道施工对施工人员呼吸系统影响的文献,提取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Meta 分析,并采用统计学相关理论,就隧道施工对工人呼吸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隧道施工对隧道工人呼吸系统影响较大,其主要原因是钻爆和大型机械产生的粉尘、废气等,其中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咯痰,而相对不容易出现的是鼻炎。研究结果可为隧道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保护自身呼吸系统提供参考。
The methods of cable hoisting or revolving construction are usually us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 span arch bridge.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formed combined structure of supporting cable and
顶推法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常用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中等跨度的直线或曲线桥梁。根据顶推装置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国内采用顶推法已建成的桥梁,除少数采用单点顶推外,大部分为多点顶推。因跨线桥顶推施工受铁路既有线制约因素较多,在工期、安全等方面比一般的顶推桥更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本文结合巴南广高速公路达成铁路跨线桥工程实例,阐述单点顶推在上跨既有线连续箱梁顶推施工中的成功应用。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主要的承重材料之一,及时、准确且无损地检测出桥梁结构内部损伤钢筋局部应力状态以掌握其损伤程度,对桥梁整体承载能力的评定具有重大工程意义。尽管在实际工程中也有一些钢筋应力的检测方法,但大多数都是对结构有破坏性的,因此急需一种全新且快速的对损伤钢筋局部应力状态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本文基于损伤钢筋自发漏磁现象以及磁化反转现象对不同型号的损伤钢筋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漏磁信号曲线在各个
本文以穿越发震断层的高黎贡山段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了隧道跨越发震断层以及在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并得到如下结论:隧道在地表永久位移的作用下会产生向斜上方的错动,沿纵向呈现“Z”字形态,在邻近断层的拱顶处出现最大主应力极值,在拱底处出现最小主应力极值。在近断层地震动的作用下,隧道横断面于拱肩及拱脚处出现内力极值,拱顶及拱底相对安全。
传统单层输水隧洞结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高内水压的设计需求,本文依托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提出两种新型复合衬砌输水隧洞结构形式,并探究其内水压承载性能和受力机理。建立三维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讨论了两种新型结构形式的受力分配、变形特性和破坏模式。研究表明:(1)限制新型复合衬砌输水隧洞内水压力承载能力的主要原因是自密实砼内衬形成贯穿裂缝;(2)运营阶段管片-钢套筒联合受力结构形式中各结构形式大约各承担
进行了9 片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UHPFRC)梁受剪试验,试验参数包括纤维率、纤维种类、配箍率和剪跨比。试验结果表明:UHPFRC 梁剪切破坏具备一定延性且有明显征兆,为半延性-半脆性破坏;由于纤维的“桥联作用”,UHPFRC 梁剪切开裂后呈多条剪切裂缝开展现象;配置适量箍筋可使梁体破坏模式从脆性剪切破坏向更具延性的弯曲破坏转变。
针对板桁结合加劲梁在斜风作用下的空气静力特性的问题,以岳阳洞庭湖二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方法对板桁结合加劲梁施工状态与成桥状态的气动力系数进行的试验研究,并探讨了试验模型补偿段长度、风攻角和风偏角对静气动力系数的影响.结果 表明:斜风作用下进行板桁结合加劲梁静气动力系数测试时增设模型补偿段是必要的,模型补偿段长度取测力模型段长度的30%左右即可;顺桥向力系数随风偏角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