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合物SYP-11161的室内活性及其作用特性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新化合物SYP-11161进行了室内活性及作用特性的相关研究,室内活性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对粘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和家蝇具有较好的活性.作用特性研究发现,该化合物不具有内吸性,对供试昆虫具有触杀和胃毒活性,具有正温度系数特性,对作物安全.
其他文献
以蒽醌为原料合成了6个结构新颖的11-吗啉酰亚甲基-5,6-二氢-二苯并[b,e]氮杂(艹卓)-6-酮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的确证.生测结果表明,在50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立枯丝核,番茄灰霉,油菜菌核,芦笋茎枯,苹果腐烂,稻瘟等六种病原菌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中3d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率为93%,3c和3d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为79%和78%,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相当.
为发现新型高活性化合物,经取代苯基呋喃甲酰肼与不同的单糖反应得到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呋喃环糖基酰肼类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了IR,1H-NMR和HRMS确认.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对目标化合物中单糖存在的环状半缩醛与非环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葡萄糖以β-吡喃糖形式存在,其余单糖均以非环结构存在.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活性.化合物31对马铃薯晚疫菌的EC50和EC80分别为:4.4
为寻找具有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以噻氟菌胺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2-取代噻唑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等确证.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杀菌活性谱不同于噻氟菌胺,且具有杀菌活性谱广,杀菌活性显著的特点;进一步的筛选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低至2.5mg/L剂量下对小麦赤霉病菌等仍具有100%的活性.
为寻找具有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以双炔酰菌胺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乙酸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MS等确证.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杀菌活性谱广于双氟酰菌胺,且具有杀菌活性谱广,杀菌活性显著的特点;进一步的筛选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低至2.5mg/L剂量下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等仍具有80%以上的活性.
HNPC-A8008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吡唑类杀虫剂.为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鳞翅目害虫粘虫为靶标,采用农药生物技术对HNPC-A8008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HNPC-A8008对粘虫表现出很好的胃毒毒力,且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但内吸活性较弱,属于正温度系数类杀虫剂,持效期长;对粘虫低龄幼虫生物活性更佳,对粘虫卵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采用自制的碳基固体酸为双酯化反应催化剂,反应过程无需溶剂、中间产物无需分高等对环境友好的工艺,在常压下合成了一种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活性剂:1,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聚醚(3)异辛基混合双酯磺酸钠.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顺酐)∶n(1,4-丁二醇)=2.15∶1.00,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0h,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9.23%的单酯化产物;双
对一系列含有1,2,4-或1,3,4-噁二唑邻杂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1-18)采用小菜蛾为靶标进行生物活性筛选,其中大多数目标产物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杀灭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表明含有1,3,4-噁二唑杂环的化合物其杀虫活性优于含有1,2,4-噁二唑杂环的化合物,并且与噁二唑相连的取代基对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小麦锈病是新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的重要模式之一,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小麦锈病的接种方法、接种浓度,及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进行了系统的筛选和比较,以期找到适宜小麦锈病活体筛选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小麦叶锈病最佳接菌浓度为105个孢子/mL,最佳接菌方法为喷雾法;20℃黑暗保湿(相对湿度100%)培养24 h为最佳侵入条件;20℃,24h光照培养为最佳潜育条件.
SYP-3503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司创制的嘧啶类新化合物,对某些病原菌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活体盆栽试验表明SYP-3503对小麦白粉病与黄瓜白粉病防效较高,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离体测定试验表明SYP-3503对23种病原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
本文采用界面聚合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为囊材,制备了硫氟肟醚·甲基嘧啶磷(微)囊悬浮剂.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和液相色谱对制备的微囊悬浮剂粒子进行了表征,室内药效试验考察了其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硫氟肟醚·甲基嘧啶磷微囊粒径约100-350nm,且分布较为均匀;具有较高的包裹率和载药量,硫氟肟醚的包裹率为90.34%,甲基嘧啶磷包裹率为90.92%;热贮和低温稳定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