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间套作和施磷对豆科作物和油菜籽粒磷浓度、收获指数、磷素收获指数和体内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为期三年(2009~2011)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为裂区设计,主区为不同施磷水平,分别为0、40和80 kg/hm~2纯磷(P),副区为油菜、蚕豆、鹰嘴豆和大豆与玉米间套作及相应单作。结果表明,间套作对甘蓝型油菜籽粒磷浓度、收获指数、磷素收获指数和磷素体内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施磷有降低磷素收获指数的趋势,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更多的磷素累积在甘蓝型油菜秸秆和茎叶中,向籽粒中转移运输的比例降低。间套作对白菜型油菜籽粒磷浓度、收获指数和磷素体内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间套作增加2010年平均磷素收获指数;施磷对磷素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2011年中等施磷量时收获指数显著高于最高施磷量,施磷增加了白菜型油菜籽粒磷浓度,但却降低了其磷素体内利用效率,表明磷素在白菜型油菜体内存在奢侈吸收。间套作对蚕豆籽粒磷浓度和体内磷素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增加了磷素收获指数和收获指数;施磷对2011年籽粒磷浓度有增加作用,对2011年收获指数和磷素体内利用效率有降低作用。间套作能够提高鹰嘴豆籽粒磷浓度,但却降低了磷素体内利用效率;鹰嘴豆籽粒磷浓度、收获指数、磷素收获指数和体内磷素利用效率均不受施磷水平的调控,表现出惰性。间套作对大豆收获指数和磷素收获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对籽粒磷浓度和磷素在体内利用效率的影响2010和2011年出现不一致的作用,规律不明显;施磷时籽粒磷浓度和收获指数增加而磷素体内利用效率则出现降低的趋势,磷素收获指数在2011年施磷时高于不施磷。豆科作物和油菜籽粒磷浓度的升高往往伴随着磷素在体内利用效率的降低,磷素存在奢侈吸收现象。鹰嘴豆和大豆籽粒磷浓度、油菜和蚕豆收获指数以及各作物磷素收获指数和磷素体内利用效率存在年际间差异,这可能与第一年甘蓝型油菜和大豆(华夏1号)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更换为白菜型油菜和武科2号大豆有关;其次,由于持续磷肥施用的原因,三年间土壤速效磷含量会存在差异,这也可能导致年际间的差异。另外,豆科作物作为重要的蛋白质原料,油菜作为基本的油料作物之一,后续有待于分析研究间套作和施磷对豆科作物和油菜籽粒氮、钾、粗蛋白、粗淀粉、脂肪酸、植酸磷及锰(Mn)、铁(Fe)、铜(Cu)和锌(Zn)等关系人体和动物食品营养品质健康性状的影响,在保证粮食高产的同时,确保粮食品质的维持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