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粘附能力以及蔗糖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蔗糖对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不同基因型菌株的 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从不同龋敏感的3~5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中选取56株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采用Hamada的分光光度比浊法分析不同浓度蔗糖对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不同基因型菌株的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无蔗糖存在的情况下,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粘附比存在差异,高龋组>中龋组>无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龋敏感儿童口腔中不同基因型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粘附比也存在差异,基因型越多,粘附比越大,统计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蔗糖浓度下,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粘附比存在差异,4%组>1%组>0.5%组,即粘附比随蔗糖浓度升高而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粘附能力存在差异,龋敏感性越高,基因型越多,粘附能力越强.蔗糖对其粘附能力具有明显的影响,蔗糖浓度越高,粘附能力越强,且明显大于无蔗糖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外源性右旋糖酐酶及氟化钠对成熟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的降解效果,观察生物膜结构的改变,探讨二者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变形链球菌在厌氧培养条件下培养24h,于玻璃片表面上形成成熟单菌种生物膜后,更换含各种不同浓度右旋糖酐或/和氟化钠的培养基,厌氧条件下培养过夜(约12h)。用荧光染料BOBOTM-3和Calcofluor TM对生物膜进行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
会议
目的:应用PCR-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老年人根面龋牙菌斑进行群落分析研究,以了解根面龋微生境构成及其多样性。方法:提取9名60岁以上老年人根面龋牙菌斑细菌DNA,选用细菌16s rDNA基因V3区通用引物对其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并与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鉴定优势菌属种类,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老年人根面龋牙菌斑中的优势菌属包括:不动杆菌属、放线杆菌属、放线菌属、Aggregati
目的:通过提取根面牙本质中的非胶原蛋白,分析比较提取前后对根面龋再矿化效果的比较,进一步研究五倍子多酚化合物在根面龋中再矿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37度恒温箱中,形成不同脱矿形态的28个牛牙样本,用盐溶液提取非胶原蛋白后,在恒温箱中用五倍子多酚化合物和脱矿液对根面龋进行脱矿再矿化循环七日,用偏光显微镜进行定性观察,对实验样本进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量分析荧光强度。结果:五倍子多酚化合物能
目的:比较3-5岁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在不同pH条件下葡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差异.方法:以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中分离得到的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为实验菌株,常规复苏、增菌,配制相同密度的菌悬液,加入不同pH值(以0.5为间隔,pH5.0~7.0)的含0.25%葡萄糖和0.05% Tween 80的TYC培养基中,采用Neson-Somogyi法,观察变异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活
目的:本研究主要检测致龋菌变异链球菌在不同饥饿状态下的生存能力,并检测饥饿态变链菌抵抗两种常用防龋剂氟化钠和洗必泰及酸的能力.方法:我们通过活菌平板计数法检测变链菌在无菌水、PBS、无菌唾液、7.4g/L的脑浸心液(BHI)和37g/L BHI液中的生存能力.通过微孔板滴定法检测正常状态下氟化钠和洗必泰对变链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
目的:初步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儿童乳牙龋发生的关系,筛选不同乳酸脱氢酶活力菌株.方法:从维吾尔族和汉族高龋、无龋个体分离变形链球菌各20株,应用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方法对菌细胞裂解液蛋白进行定量,通过还原性辅酶Ⅰ氧化法测定LDH活性,比较各组菌株LDH活性差异以及不同LDH活性的菌株在四组人群的分布,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
目的:观察本课题组培育的防龋用转基因番茄中外源目的基因pacA-ctxB、pacP-ctxB是否通过花粉和根系分泌物造成基因漂移,初步探讨该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的生态安全性.方法:田间种植转基因番茄,距转基因植株的边缘0.5m、1m、3m、10m处种植非转基因对照番茄作为基因漂移的受体,开花期自由授粉,结果期在距离转基因番茄植株边缘0.5m、1m、3m、10m处,随机分别收取10株番茄果实,采集种子
目的:研究不同种属口腔细菌间的相互粘附作用对于了解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种属间作用十分重要.目前关于该课题的认知主要基于已知的可培养细菌的配对共凝集实验.本研究联合使用膜结合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系统性研究口腔细菌的相互粘附谱.材料和方法:以两种口腔细菌作为"基础菌":已知能与多数口腔细菌粘附的具核梭杆菌以及粘附对象研究尚不多的变异链球菌."基础菌"固定于硝酸纤维膜,漂
会议
目的:本研究使用口腔微生物DNA微阵列对封闭人群牙菌斑来源的同批少数民族儿童唾液样本进行检测,与牙菌斑微生物组成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以全面整体地认识口腔微生物组结构的多样性、口腔微生态整体环境和龋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样本分别取自30个高龋儿童和20个无龋儿童(6-8岁)的唾液,唾液总DNA行16S rRNA扩增、产物标记、基因芯片杂交.结果:(1)高龋组和无龋组共50名受试者唾液样本中共检测到9
目的: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牙釉质作为龋病最先侵及的组织而受到特殊的关注.氟化牙釉质用于防治早期釉质龋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是我们对氟防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前人对氟化牙釉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方面,尚未见到从氟化—脱矿—再矿化的系统分析.本研究通过建立氟化牙釉质实验、氟化牙釉质早期龋实验和氟化牙釉质早期龋的再矿化实验,对氟化牙釉质的抗龋潜力和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