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饮食顺序及食物搭配对糖耐量异常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的影响方法 1、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根据(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经OGTT试验明确诊断为糖耐量异常者(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 mm/L,<11.1mm/L)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20人,女性20人。要求:年龄范围60-69岁、牙齿健康、胃肠功能正常、生活自理。随机分为干预组(饮食顺序、饮食结构干预)20例和非干预组20例(随意就餐)。2、两组都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计算每人每天摄入总热量(根据标准体重和活动量)。干预组:每人每餐安排合理饮食结构并进行饮食顺序指导。非干预组:总热量一定的情况下,对饮食结构和顺序不做具体要求。3、两组都进行糖尿病的运动教育,餐后半小时都进行大步走运动30分钟。4、饮食顺序干预:干预组:按照以下饮食顺序先后进餐:少许的蔬菜汤(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做严格要求)——蔬菜(生)——熟蔬菜——豆类及坚果类——海鲜肉类——杂粮全谷物。采用强化饮食干预3个月,随访3个月。非干预组: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进行就餐。5、饮食结构干预:A、主食选择优质的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低)食材:如土豆、五谷杂粮及薯类;蔬菜选择:有叶菜、根茎类、瓜果类、菌类;肉类: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其它:豆类及制品、坚果类等)。根据食物交换份的方法首先算出主食的份数,体质指数正常(BMI在18.5-23.9kg/m~2)可以按照总热量40%来计算;超重者(24--27.9kg/m~2)可以按照总热量30-35%计算;肥胖者(BMI≥28kg/m~2)可以按照总热量的20-25%来计算。B、肉类与蔬菜按照2:8法则进行分配;绿叶菜占蔬菜总量的一半以上。结果干预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程度优于非干预组。P值<0.0结论 1.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调整饮食顺序及结构,控制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比例,能减轻胰岛的负担。对糖耐量异常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2.蔬菜中含有大量辅酶和膳食纤维,帮助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延长胃的排空时间,产生饱腹感,减少患者对主食的需求.从而延缓食物糖分的吸收速度.3.在三大产热营养素中,糖类的胃排空时间最快,约1小时左右,蛋白质的胃排空时间约2-3小时,脂肪的胃排空时间最慢,约5-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