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的低值粗放利用是导致该区域石漠化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明确我国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推动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保障石漠化治理成果,论文选择在代表喀斯特峡谷、高原山地和槽谷三种不同地貌类型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作为研究区域,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开展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消费调查,并采用T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受当地的资源禀赋状况影响,在不同地貌类型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峡谷区薪柴消费量最大,为2793.54kgce,占总能耗53.61%.高原山地区煤炭消费量最大,为1957.82kgce,占总能耗49.92%;槽谷区薪柴消费量最大,高达3530.39kgce,占总能耗54.96%。(2)从调查样本的总体情况看,电力和薪柴用户占比最多,分别为99.31%和83.10%,其余用户不足50%,薪柴是喀斯特农村地区消费量最大的能源,户均年消费量为2702.30kgce,占总能耗的50.69%,其余能耗均不足20%。(3)家庭人口数量、年均纯收入、牲畜养殖数量、耕地面积以及煤矿是影响喀斯特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和经济收入的增加能促进电力、石油和新能源的使用,牲畜养殖能促进秸秆能源的消费,耕地面积越大,秸秆能源的消费越少,煤矿的存在显著影响了生活用煤。最后,论文针对不同地貌区的能源发展提出建议:峡谷区应完善沼气建设后续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太阳能;高原山地区应鼓励进行特色种植产业经营,适度发展规模养殖并开展畜禽粪便的沼气工程建设,实施电力优惠政策;槽谷区应推广高效节柴设备的应用,建设林业剩余物固体成型燃料生产企业以及大中型沼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