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其创办的初衷主要是为高水平竞技体育服务。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家的统筹规划,我国体育院校的发展逐步偏离了其原初定位。当前,在体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体育院校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在系统回顾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定位历史演进过程,全面分析体育院校办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围绕体育院校的定位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新中国初创时期,国家各条战线百废待兴,创办体育院校主要源自于国家战略需要、教育发展需要和体育发展需要,其主要任务就是更好地为国家的体育运动服务,特别是要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因此,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到主管部门对体育院校的办学要求,再到体育院校的办学实践,都突出体现了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于竞技体育的特点。在此后的办学历程中,体育院校"以体为主"的办学方向受到了两次"冲击"。一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形成对体育院校的冲击。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任务转由"三级训练体制"来完成,进而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明确了体育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其他体育人才、专项教师、教练员和研究生。至此,培养体育师资作为体育院校的主要任务明确下来。此后,曾有一小段时期的调整,"乒乓外交"进一步提升了体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体育成为突破西方国家封锁的重要途径。国家决定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通知,由北京体育学院举办青训大队,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体育主管部门也对体育院校的任务做了具体的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体育教师;加强训练工作,为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作贡献等,使体育院校从仅仅培养体育师资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特别是在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恢复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合法席位之后,加上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任务又迫在眉睫,迅速提高我国运动技术水平就成为当时中国体育走向世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体育院校的作用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80年代初,国家体委在厦门召开全国体育学院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创造条件,把体育学院办成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中心,既培养体育师资,又承担培养教练员、科研人员、体育干部和优秀运动员的任务。"这也是"三结合"的首次提出。从这时起,无论是从国家意志层面,还是从主管部门的办学指导层面,都开始在推进体育改革的过程中,尝试推行"体教结合"的模式,这进一步拓展了体育院校的办学空间,为体育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体育院校按照"三结合"的要求,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运动员。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体育院校的冲击。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院校考虑到自身发展和招生等因素,开始拓展一些新兴的学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这也是在当时形势下一种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选择。但是,这种追求综合化盲目扩张专业和规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办学特色的弱化和办学质量的下降。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引导政策和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在各类评估的推动下,体育院校也开始追求教育评价体系的各类指标,甚至出现了"唯指标"发展倾向。这也使得体育院校在"同质化"发展中逐步丧失了特色。高等体育院校作为行业特色院校,其发展根基在于行业、社会影响力在于行业、培养人才应面向行业、开展科学研究和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大平台也在行业。为此,体育院校应坚持"体育为根",提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体育事业发展、区域建设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在引领行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神圣的使命。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调整优化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二是要在体育系统职能的重新定位中承担起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使命;三是要引进推广新兴项目,为我国运动项目的丰富发展作贡献;四是要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为国家和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