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北京市6~18岁学龄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现状,以及北京市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长期趋势。
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调查(BCAMS)总样本中9 778名6~18岁中、小学女性的青春期发育数据,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乳房和阴毛发育Tanner2期,以及月经初潮的中位年龄。结合文献查阅的北京地区1965年以来的月经初潮研究资料,分析北京地区女性青春期发育的长期趋势。
结果:9 778名6~18岁中、小学女性中城区人数5040人,占总样本51.5%,农村4 738人.占总人数的48.5%。北京市学龄女性经初潮平均年龄及标准差为(12.1±1.1)岁,城区女性(11.9±1.1)岁,村女性(12.5±1.1)岁;女性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即Tanner 2期年龄(总体/城市/农村)分别为:乳房(9.5±1.2)岁/(9.4±1.1)岁/(9.6±1.2)岁;阴毛(11.1±1.1)岁/(10.8±1.1)岁/(11.4±1.1)岁。城市女性月经初潮、乳房和阴毛发育均显著早于农村女性。1965年.1985年20年间北京城区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提前了1.54岁,平均每十年提前0.8岁(9.6个月),1985~2004年19年间提前了0.72岁,平均每十年提前0.4岁(4.8个月)。
结论:北京市城区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明显早于农村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提前的长期变化趋势依然存在,但提前的速度趋于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