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

来源 :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在国家制定法边缘的民族环境习惯法是我国民间习惯法文化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表达。消减国家制定法与民族环境习惯法之间的紧系张和挤压关,使民族环境习惯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获得重生,是回归自然秩序和谐的法文化传统、重塑法律信仰精神和重归法律对价值理性关切的共同追求。
其他文献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态保护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论述,法律权利是法律制度的核心概念之一。历史时期、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意识的不同,导致了法律权利的不同存在状态,但其内涵和外延始终以利益为根本,对利益关注程
会议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立法趋势之一,也是构建新型环境治理模式的一种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公共管理问题日益成
会议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是对工业文明的替代和超越,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旨在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生态中心主义,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会议
我国农村工业化脚步正在加快,农村环境问题开始凸现,城乡和谐共建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形成的农民弱势群体身份,针对我国农村环境存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的充足供应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生态补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简单分析了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之后,以公平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可持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大历史性的进步。因为其彻底摒弃了以往“人类掌控自然”的思维方式,而是积极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会议
环境问题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相处所产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人类不恰当的生产、生活活动超出了局部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所致。本文通过批
生态文明对环境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法必须顺应这种要求进行修改完善。在物质层面,生态文明意味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达的经济,这要求环境法必须完善污染防治体系,发展生态经
会议
在日常世界中,事情以特定的顺序发生——你的闹钟会在你起床前响起,反之亦然.不过,一项最新试验表明,当研究的对象变成光子时,讲清楚两个事件以何种顺序发生是不可能的.这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