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民健身观念的推广与普及,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对运动锻炼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这一课题展开研究。长期的运动锻炼可以通过提高锻炼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要顺利完成日常的社会交互不仅需要工作记忆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生物运动知觉的参与。对生物运动信息(biological motion)的加工是人们与环境及他人进行互动时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生物运动工作记忆(biological motion working memory)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物运动工作记忆是人们对于有生命物体通过时间连续性动作在空间上进行整体移动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与提取的过程。研究发现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的工作记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遗忘是工作记忆水平的限制因素,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遗忘绝大多数是由于干扰引起的,而不是由于消退,干扰主要分为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和倒摄干扰,其中前摄干扰是限制工作记忆水平导致遗忘的最主要的因素,前摄干扰是指先前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对后继的学习与记忆信息的干扰作用。研究发现前摄干扰是导致遗忘的重要因素,由于先前编码过的信息与后续编码的信息有许多重叠之处而导致个体在进行编码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分辨两种不同的信息从而抑制了后续信息的加工,限制了个体的工作记忆水平。研究发现较高的体力活动水平对个体认知表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工作记忆水平的提高,而高工作记忆水平个体的前摄干扰的消除又高于低水平个体,而先前的研究中多是以无生物意义的材料为研究任务,缺乏对有生命意义的材料的探讨,因此本研究以有生命意义的生物运动为工作记忆材料对体力活动促进工作记忆加工这一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目的:研究体力活动水平对生物运动工作记忆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健康大学生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过程中前摄干扰作用的表现特征。研究方法:实验被试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筛选,并分为高体力活动组(总体力活动≥5000MET-min/W,共27人,女14人)和低体力活动组(总体力活动<600MET-min/W,共27人,女13人);实验材料采用生物运动研究的经典材料——光点视频(point light display,PLD);实验范式采用研究前摄干扰的经典范式——最近探测刺激范式,采用2(组别:高体力活动组,低体力活动组)×4(任务类型:非熟悉性正反应,熟悉性正反应,非熟悉性负反应,熟悉性负反应)的混合设计。最近探测刺激范式分为2个学习过程,通过调节探测刺激的出现形成熟悉性和非熟悉性条件,当前一个学习过程和后一个学习过程均出现了相同的探测刺激即为熟悉性条件,如果被试需要作出正反应即为熟悉性正反应条件,反之则为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当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后一个学习过程出现的探测刺激不一致时即为非熟悉性条件,若此时被试需要作出正反应即为非熟悉性正反应条件,反之则为非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当需要被试在熟悉性负反应条件下的任务表现较为迟钝时,即为出现了前摄干扰的现象。记录被试在完成任务时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数据统计方法采用2×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在看到探测刺激时,高体力活动组在熟悉性正反应(P=0.024),非熟悉性负反应(P=0.012)和熟悉性负反应(P=0.028)3个实验条件下的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低体力活动组;而在正确率方面只有熟悉性负反应条件下存在高体力活动组显著高于低体力活动组(P=0.004)。此外任务主效应分析发现,熟悉性负反应条件(即存在前摄干扰的实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其他3个条件(P<0.05),而正确率显著低于其他3个条件(P<0.05)。研究结论:因此我们认为,相对于低体力活动组大学生,高体力活动组大学生在生物运动工作记忆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消除前摄干扰现象,从而提高个体的生物运动工作记忆水平。这一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运动锻炼促进认知功能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提升提供方法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