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牡蛎野生和选育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来源 :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huai1990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在定位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上的实用性,最近已经受到巨大的关注.关联分析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依赖于LD水平,而LD水平决定关联分析中使用群体的标记数量和密度以及实验设计.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调查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野生和选育群体的LD水平.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采用53个微卫星,分别分析了88个野生个体和96个选育个体的LD水平.野生群体中,没有显著的线性标记间的关联被检测到,但是选育群体中发现了3个, LD衰退距离为12.7 cM,暗示了在选育群体中,强烈的人工选择是一个大幅提高基因组LD水平的关键因素.野生和选育群体在LD上的差异表明,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关联分析群体以合理的标记密度较低的花费来实现太平洋牡蛎的关联分析.而且,非共线性标记间的LD和稀有等位基因的频繁出现也表明:定位牡蛎基因的时候,采用连锁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将更为有效.
其他文献
会议
应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钼酸铵法、放射免疫试剂盒、钙测定试剂盒以及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不同温度(23℃、26℃、29℃)处理后2龄雌鱼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蛋白磷(SPP)、血清性类固醇激素、血清蛋白钙含量(SPC)和卵黄蛋白原(vtg)在肝脏和卵巢组织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随实验的进行,23℃和26℃组性腺成熟指数(GSI)、雌二醇(E2)均显著增大,而29℃组GSI、E2则无显著增加;此
本研究建立了虾夷扇贝性腺、闭壳肌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比较分析了不同等电聚焦时间对虾夷扇贝性腺、闭壳肌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利用该双向电泳系统分离了性腺和闭壳肌可溶性全蛋白,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虾夷扇贝性腺和闭壳肌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进行了检测分析。
Caspase(半胱天冬氨酸酶)是一类在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效应蛋白.并且在发育、细胞增殖和分化、保持机体自稳态和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能够参与众多生物学过程.利用SMART-RACE的方法克隆了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caspase31p,-3,-8的cDNA序列,Caspase31p cDNA全长为1260bp,包括117bp的5UTR,360bp3 UTR和
补体1q球状部位的受体C1qBP/gClqR/p33是一种能结合多种配基、分布广泛的多功能蛋白,调控机体对炎症和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应。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补体1q结合蛋白(PmClqBP)全长cDNA为1303bp (HQ 412588),其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262aa,其中1aa~54aa为线粒体定位信号。含有的MAM33亚家族结构域为C1q的球状头部结合的部位。同源性分析
用2b-snp-sf和2b-snp-sr引物分别从尼罗罗非鱼40尾感病个体和40尾抗病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ⅡB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775-797 bp.分析80个个体的445个阳性克隆的测序结果,发现有6个不同的MHC class 1I B等位基因,并且分别编码6个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其中等位基因Orni-DAB*0201和Orni-DAB*0401在抗病个体中出现的频率(15.5%,
在动物肠道中,小肽转运载体PepT1对小肽的转运起关键性作用.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草鱼PepT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2762 bp,包含141 bp的5UCR序列,479 bp的3′UCR序列,2142 bp开放阅读框,编码713个氨基酸;草鱼与鲫鱼和斑马鱼的基因开放阅读框同源性和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3.0%、80.0%和78.0%、76.7%,与其他物种同源
环棱螺(Bellamya)是淡水腹足类的主要类群之一,隶属腹足纲(Gastropoda), 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 田螺科(Viviparidae),在我国淡水水域中有着广泛的分布,并且在水体中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由于水环境的恶化,环棱螺种质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有关腹足类群体遗传学的研究目前仍是一片空白.本研究采用现代分子技术开发了一批环棱螺的微卫星微点,为我国环棱螺群体遗传
利用显微技术,对杂交鳢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观察,确定了杂交鳢发育的时序和形态变化.杂交鳢的胚胎发育先后经历了受精卵阶段、卵裂阶段、原肠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阶段.杂交鳢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历时37h45min,积温1010.62℃·h,卵黄囊完全消失历时145h45min.下池1~2天,体表黑色素开始消褪,逐渐转黄,下池3~4天,体色转黄,下池7~8天侧线开始显现,上部出现黑色块状花纹;下池
本文描述了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试验鱼的观察、测量、解剖和拍照,我们得到如下结果:双须骨舌鱼体呈侧扁形;口上位,口裂大;侧线发达,侧线鳞数35-36;鳍式分别为D43~46; P1,6;V1,5;A50~54,C12;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尾部长的5.34倍、5.23倍、97.62倍、1.82倍,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