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阻塞高压的识别及贝湖阻高对东北夏季降水的影响:不同再分析资料的对比

来源 :南大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2017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阻塞高压客观识别方法 ,利用1979—2016年夏季(6-8月)NCEP/NCARI、NCEP-DOE AMIP-Ⅱ 逐日再分析资料和ERA-interim逐6h再分析资料对识别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并以贝加尔湖阻高为例,讨论其对东北夏季降水的影响.总体而言,前两套资料差异不大,第三套资料与前两套有所差异.具体结论 如下:1.夏季亚洲阻高以生命期3-7天的过程居多,维持时间越长,发生次数越少,NCEP-Ⅰ 统计出的阻高天数最多,ERA-interim最少.
其他文献
使用 NCEP/NCAR 大气再分析资料、Hadley 中心海表温度分析资料和我国160 站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索马里急流与澳洲越赤道气流年际变异之间的关系及相关联的海表温度、大气环流和我国降水异常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夏季索马里急流和澳洲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异存在两类关系:多数的反位相和少数的同位相关系;当夏季索马里急流和澳洲越赤道气流呈前者减弱、而后者增强的反位相变化时,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
利用1961 年以来逐月NCEP/NCAR 的网格距为2.5°×2.5°的月平均资料,高度场、风场资料和英国气象局1961 年以来逐月的2.5°×2.5°全球网格点海温资料、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1961 年以来逐月的126 项环流指数中第125项,即赤道印度洋偶极子TIOD 指数以及1961 年以重庆34 个气象台站夏季(6-8 月)逐月降水量,采用典型相关分析(CCA)、相关分析、多变量经验模态分
会议
过去几十年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事件的长期变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这种变化已经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产生影响。以前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影响也会加剧全球尺度和甚至是北半球陆地或者区域极端降水变化。然而,区域尺度上的证据仅显示了最大单日降水量(Rx1day),最大五日降水量(Rx5day)和高百分位强度降水等少数几个指标上的人为贡献。由于信噪比较低以及内部变率的巨大影响导致可检测性降低,因此较少有研究考
会议
利用近30 年(1982—2011)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和主要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30 年①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20 世纪80 年代和本世纪初为减少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为增加阶段;季节变化以秋季土壤水分减少最多,春季次之;垂直变化主要发生在60cm 以上土层,以40cm(雨季为20cm)为界,向上或向下土壤水分逐
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QX/T113-2010),结合本地实际霾天气,经过普查后确定利用能见度、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三者结合作为确定霾的指指标,利用黑龙江省各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计算得出全省各地霾日数,经统计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年霾日数全省平均为47 天,受地形影响,各地分布差异较大,平原少,不足50 天;山地多,通常在50 天以上,最多区域可达100-150 天之间,
会议
利用2013 年5 月21 日到7 月9 日藏东南地区草地下垫面的边界层观测数据,分别从典型晴天和长时间平均的角度,评估了中尺度模式WRF 对藏东南草地下垫面在南亚季风爆发前后的感热、潜热、地表土壤热通量和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日变化的模拟能力,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与边界层观测数据的异同点。对典型晴天少云状况的个例模拟和整个时段的平均结果分析均表明:模式对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日变化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感
The role of the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n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SCSSM)onset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daily reanalysis data in 1979–2011.The intensity of the QBW
本文采用NCEP/NCAR 1979~2011 年的逐日资料以及中国冬季地面气温站点资料,利用合成的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平流层爆发性增温(偏移型和分裂型)形成的动力原因以及对对流层,尤其是中国冬季地面气候的不同影响。结果 表明,与分裂型爆发性增温相比,偏移型爆发性增温强度偏强,前期有更多来自于北大西洋的行星波上传至平流层。
会议
利用1948-2009 年6-8 月NCEP/NCAR 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客观判别方法识别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双阻型阻塞形势,分析研究双阻型活动过程气候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乌山-鄂海双阻活动在1977 年前后发生显著突变,突变后双阻活动天数呈显著减少,乌山和鄂海阻高纬向间距明显减小,经向位置变化不大。该双阻型阻塞中心强度总体加强,其中鄂海阻高显著向北延伸。在非双阻活动过程中
基于 1960–2014 年NCEP/NCAR(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NCPC(美国气候预报中心)的海温资料和大气环流及海洋指数,通过计算风暴轴指数、经验证交分解(EOF)等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半球北太平洋风暴轴(PST)和北大西洋风暴轴(AST)之间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协同变化特征,并利用回归和相关分析对风暴轴的年际和年代际协同变化特征与同期海气系统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