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提钒传统工艺与氧压直接浸出新工艺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我国石煤提钒的研究情况和工艺现状,对目前我国石煤提钒工艺进行了分析评述,提出了我国石煤提钒工艺应有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采用加压离子交换方法提纯稀土氧化钆,为了消除工艺过程中的结晶现象,对其中温度、PH值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合理的工艺选择制备高纯Gd2O3.
本文对皂化法制备PVC热稳定剂硬脂酸钇的工艺过程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盐碱比、氢氧化钠浓度等因素分别对硝酸钇/氢氧化钠盐碱反应和氢氧化钇/硬脂酸皂化反应的稀土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和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新工艺,稀土转化率高达99.50%以上,熔点为118℃.经实验验证,第一阶段硝酸钇/氢氧化钠盐碱反应为二级反应,动力
本文紧扣生产特点,采用自行研制的生产型真空快淬炉及真空连续晶化炉对Fe3B/Nd2Fe14B双相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成分、显微结构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性能较好的三元合金成分;发现了"厚大片、性能更好"的现象,并利用此现象提出了获得高性能Fe3B/Nd2Fe14B双相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生产工艺.采用此工艺批量制备的三元双相Fe3B/Nd2Fe14B纳米复合永磁合金粉末的性能为:Br=1.03~
包头稀土矿资源综合利用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钍、氟的回收.低温焙烧工艺可以有效回收氟和钍,减轻废气污染和废渣的放射性污染.本论文对包头稀土低温焙烧矿在水浸一中和过程中钍的走向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钍的萃取回收工艺.
为了回收铅铟合金中的铟,本文提出了采用电溶-萃取-置换法这一全新工艺,并对氟硅酸电解液中采用P204非平衡萃取提铟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204从氟硅酸电解液中非平衡萃取提取铟,在有机相组成为30%P204+70%磺化煤油、萃取级数为3级、相比Vo:VA=1:3的条件下,金属铟的萃取率达到98.69%.负载有机相采用6mol·L-1的盐酸反萃,在Vo:VA=6:1、级数为3级的条
为有效降低锗氯化蒸馏残液的生成量、回收残液中的盐酸,本文配合残液的末端处理技术,通过回收盐酸实验以及残液处理实验,研究了在锗氯化蒸馏工艺中用氯气替代硫酸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氯气替代硫酸是可行的,锗的蒸馏率提高了0.41%,残液中H+浓度由13.25 mol/L降至6.5 mol/L左右,从而更容易处理.回收的盐酸中H+浓度为6.52mol/L,回收率达到70.3%,残液的总量由220m3降至
本实验发现,粗硒真空精炼生产高质量精炼硒,粗硒预处理是关键的生产工序之一.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产出的粗硒,其中所含的Te、As、Hg等杂质主要以硫酸盐和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这些杂质在浇铸过程被粗硒中夹带的有机物还原成单质,进而转化成硒化物用真空蒸馏的方法难以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粗硒(94.3%Se)经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盐酸氯化钠溶液洗涤--浇铸预处理后,在330℃,13.33Pa的条件下真空蒸馏可
采用褐煤干馏原理,将含锗褐煤置于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热、分解,研究含锗褐煤在不同温度、时间、气氛下锗的挥发特性及挥发残余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是影响褐煤中锗挥发的主要因素,气氛的影响较小.当温度高于800℃时,锗大量挥发,800℃保温2小时锗挥发率大于60%,1000℃保温2小时锗挥发率大于80%,保温10小时大于85%;1000℃保温2小时的干馏残余物通过洗选可获得优质焦碳;探讨了含锗褐煤
本文首次采用活性氧化铝进行了高浓度氯化锂溶液中硫酸根的脱除实验,实验得到了吸附硫酸根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氯化钡沉淀-活性氧化铝吸附两段脱除,使氯化锂溶液中的硫酸根降到35mg/L以下,达到GB10575-88中LiCl-0品级的标准,对今后高纯氯化锂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本文利用固体透氧膜法(SOM法)对Ta2O5进行电脱氧直接制备出金属钽的研究,将Ta2O5粉压成圆片状烧结后做成阴极,阳极为掺杂后的氧化锆管内的碳饱和铜液,以混合熔盐MgF2-CaF2为电解质,在1150℃,施加不同的电解电压进行电解.当电解电压大于Ta2O5的分解电压时,阴极电离出的氧离子穿过透氧膜到达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出金属钽.经XRD、SEM等分析表明:电压越高,脱氧速度越快,电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