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96份百合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SSR标记进行百合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试验.从172对百合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好的核心引物,采用四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条带分子量的方法对96份百合种质资源进行标记分析,获得供试样品相应的扩增带型.采用个位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按照20对引物扩增带型数由少到多顺序串联排序的方式构建供试样品的分子身份证.结果 显示:20对SSR引物共检测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处】
:
“中国蔬菜科技与产业化”博士后学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96份百合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SSR标记进行百合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试验.从172对百合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好的核心引物,采用四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条带分子量的方法对96份百合种质资源进行标记分析,获得供试样品相应的扩增带型.采用个位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按照20对引物扩增带型数由少到多顺序串联排序的方式构建供试样品的分子身份证.结果 显示:2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69个SSR等位位点和170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对品种扩增的等位位点3.45个,带型8.50个.对带型进行编码的结果表明:96份百合种质资源的SSR分子身份证互不相同,可以将材料完全区分开.
其他文献
目的 与意义: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防治烟粉虱主要依赖具有内吸性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的抗性机制研究为更好的防治烟粉虱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依托烟粉虱基因组信息,通过克隆烟粉虱GST基因序列,获得烟粉体内GST总体信息,然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田间烟粉虱抗性和敏感种群,以获得烟粉虱与解毒酶GST之间的关系。
目的 与意义:白灵菇是目前唯一一种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食用菌。自其驯化成功以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其商品性状远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白灵菇栽培种质遗传背景狭窄,野生种质基础研究匮乏,已成为新品种选育的瓶颈。开展白灵菇野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不仅为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还对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蔬菜用种大国的中国,其绝大部分的市场利润流向外国公司。中国的蔬菜育种研究表现出诸多现实困境:育种定位长期“以粮为纲”,弱化蔬菜;科研力量过度分散,不能形成合力;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科研目标“论文导向”,市场化能力欠缺。为了应对这些困境,育种研究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种质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企业育种积极性高等优势,并探讨建立市场化育种体系、合理准确选择育种突破点、完善育种产业链、促进协
研究目的:到目前为止大量的QTL定位研究都利用了双亲本群体或自然群体,双亲本产生的群体具有等位基因来源有限、重组频率低等缺点;自然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具有群体结构,所以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多亲本高世代互交系(Multi-parents AdvancedGeneration Inter-Cross,MAGIC)的问世解决了此问题。
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更多的粮食.粮食主要是玉米、水稻等谷物的种子.种子发育是开花植物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种子大小是重要的农业性状.植物中,RNA编辑把RNA上特定位点的胞嘧啶(C)转变为尿嘧啶(U),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PLS型PPR蛋白参与RNA编辑过程,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目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文库被构建,高效管理、分析和共享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试验数据,为生物遗传学家和设计育种提供数据支持,将为今后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方法:该数据管理系统平台采用以MySQL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工具,在线访问系统以Spring、MyBATIS和ZK为框架实现服务端的基本功能和Java语言为主要的开发语言,架设在Linux的Tomcat服务器上
研究目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植物氮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分为质体型和胞液型两种,是一切无机氮素进入高等植物体内的“门户”。方法:本文依据苎麻转录组测序Unigenes序列结合RT-PCR技术克隆苎麻GS2基因,对目的等位基因在自交F1代中进行测序和内切酶Taq Ⅰ酶切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基因进化关系,和序列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构建GS2超量表达载体,并利用农杆菌浸染叶片法
卵育型寄生蜂雌蜂不仅需要利用由寄生蜂幼虫阶段从寄主上获得的初级营养,更需要从外部获得营养物.外部营养的获得能力能够显著影响寄生蜂的生防潜力(取食,产卵,寿命和卵/时间限制等生活史参数).本研究通过对烟粉虱优势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Ertemocerus hayati)的初始抱卵量的解剖分析,结合其一生潜在生殖力,明确了寄生蜂的产卵指数;进而通过分别提供6种不同的食物源来模拟6中不同的自然环境,分析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近年来,番茄基因组序列的解读和群体遗传学的发展让我们能够能从基因组的角度加深对番茄的了解。为了加深人工驯化和现代育种对栽培种番茄基因组影响的了解,研究利用高密度的基因组数据对整个番茄群体的进化关系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栽培种群体内的自然变异进行检测。全文主要结果如下。
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辅助手段在番茄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周期短和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以对单株进行基因型分析,在缩短育种进程、加快品种选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连锁分子标记选择的准确性取决于标记与抗病基因的连锁程度,即便是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也会由于在分离后代中出现标记与抗病基因的交换而导致假阳性,降低选择效率。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是其特异性标记,其选择准确率为能够克服连锁标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