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李充现存五十条《论语》注有引用《论语》、《老子》、《周易》、《孟子》、《庄子》、《孝经》之处,李充注引用的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儒家《论语》、《孟子》、《孝经》
【机 构】
: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石家庄050051
【出 处】
:
第二届河北儒学论坛獻王治学精神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充现存五十条《论语》注有引用《论语》、《老子》、《周易》、《孟子》、《庄子》、《孝经》之处,李充注引用的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儒家《论语》、《孟子》、《孝经》、《诗经》,一类是"三玄"《老子》、《庄子》、《周易》,通过两类的比较看"三玄"内容所占比重.李充的注释一方面体现出玄学的影响,例如:"三玄"内容频频引用、郭象"独化"概念的出现、以及玄学特有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体现出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比如对传统礼、法、道、仁的推崇和重视.李充是典型的儒道兼通、礼玄双修.
其他文献
文章阐述了廖平对基督教的批判以及对儒教优越性的评论,在廖平心目中,弘扬儒教最重要的工作可能在于促进儒教现代化转型,而教义的现代化转型尤为关键。廖平后期的主要工作可以说
儒学伦理作为中华文化之根,对史学主题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传统史学的叙述者或史书修纂者,在叙事时皆无法摆脱当时主流思想儒家伦理的影响.无论是尊君、尽孝、旌节、彰义的史学
民族复兴就是在国家富强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地位得到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承认、接纳,中华文明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得到普遍地认可和尊重.中华文化是以道德著
儒家从重"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习者"学以致道"的想象和意涵,以达到君子"内圣外王"的境界.学习者"学以致道"就要做到敏而好学以"知道"、举一反三以"悟道"、孔颜乐处以"修道
文章列举了汉书儒林传、后汉书儒林传及其他汉儒著作以及《东汉经学略论》、宾四先生《刘向歆父子年谱》等关于师法的内容,阐释了汉儒师法错杂之义。
《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长期以来,人们对《孝经》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
衡水市作为董仲舒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董子文化资源,董子的遗迹尚存,遗风犹在。衡水学院作为董子故里的本科院校,研究、传承和弘扬董子文化,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
汉初《毛诗》学派的形成,除了受先秦儒家诗说的影响外,河间地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毛诗》学由产生、发展到逐渐走向壮大,以献王刘德为代表的河间儒学对先秦儒家思想文化给
本文从分析新加坡政府借鉴儒家治国理念的逻辑起点着手,对新加坡政府执政的核心理念及其与儒家治国理念的关系、以及在开展公共管理中的具体事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代中
河间献王刘德是对中国文化传承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儒家的《诗》、《春秋》、《礼》等经典的整理和研究,都渗透着他贡献,没有《毛诗》、《左传》、《周礼》,也就没有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