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和一些灵长类动物,均具有不公平厌恶(inequity aversion)倾向,当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便会产生不满和怨恨,拒绝对方的不公平提议。以往研究表明,对于表现不公平的同伴,我们会减弱对他/她们的共情,甚至产生惩罚或报复对方的意图。基于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会不公平程度越高,民众的信任水平越低。那么,不公平感知会不会减弱个体对不公平实施者甚至无关他人的信任行为,其中又存在什么样的心理机制?本研究采用3项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1首先通过最后通牒游戏(ultimatum game),操纵提议者给接受者(被试)提出的分钱方案的公平性;随后通过信任游戏(Trust game)考察接受者对表现公平程度不同的提议者的信任行为。结果表明,相对于公平的提议者,个体对于不公平的提议者的信任水平更低。实验2通过最后通牒游戏,操纵提议者分钱方案公平性,诱发公平和不公平情境,考察两种情境下个体对陌生搭档(非游戏中的提议者)的信任行为,以及情绪在上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公平情境下,个体的对他人信任水平更低,但不公平诱发的负性情绪并没有起到中介作用。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考察了人格特质(大五人格)在公平感知影响人际信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中责任心在上述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在公平条件下,相对于低责任心的被试,高责任心的被试表现出更高的信任水平;在不公平条件下,相对于低责任心的被试,高责任心的被试表现出更低的信任水平。上述结果表明,不公平感知降低了个体对不公平实施者以及无关他人的信任水平,个体的责任心能够调节公平感知对人际信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