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赛前减量训练是为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和提高比赛能力的赛前准备性阶段,最初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直到2000年逐渐引入我国,并在诸多项目的训练实践及竞技参赛中得到良好的效果检验,因此,对于减量训练的规律及临界值的积极探索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赛前减量的科学内涵、作用机制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与训练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与外文数据库,以赛前减量训练为关键词,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赛前减量训练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心肺功能和血液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仍以生理生化为主,但开始研究赛前减量训练的组织实施与安排。从21世纪初开始,减量训练开始应用于训练和比赛中,开始研究不同项目减量训练的内容和模式,并在运动员的训练中受到广泛重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如下:3.1赛前减量训练是指为降低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疲劳,促进机体恢复并产生良好适应,使运动员大最佳竞技状态的赛前准备性训练。3.2赛前减量训练的科学依据:以运动训练学理论为基础,以适宜负荷原则为主要依据来计划于组织实施的训练学依据;以适应理论、赛前状态、超量恢复理论为主的生理学依据;以应激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学依据。3.3赛前减量训练的实践应用及变化特征:赛前减量训练的研究以游泳、自行车、中长跑等耐力性项目居多,有关速度性和力量性项目的研究较少;赛前减量训练中负荷量的减量幅度比较一致的结论为40%-60%的减量训练效果最佳,超过60%或低于20%的减量训练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减量幅度较小时,最佳成绩出现得晚,减量幅度较大时,最佳成绩出现得较早且成绩提高幅度更大,赛前减量阶段最后3天,增加20-30%的负荷量能够使运动员有效提升其整体训练效果;赛前减量阶段负荷强度的总体变化特征表现为提高或保持负荷强度,能够使机体产生良好适应,获得最佳训练效应,负荷强度不是一味地提升,应循序渐进,在连续的大强度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负荷强度的衔接;赛前减量训练的持续时间因运动项目而异,时间跨度在2-4周,总体上看,以有氧耐力为主的项目减量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也有研究表明,从事短距离项目的运动员、力量素质较好的运动员以及男性运动员减量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反之,长距离运动员和女性运动员的减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不建议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赛前减量。3.4赛前减量训练的生理学指标及变化特征:运动员在赛前减量训练后,大多数与血液有关的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如血清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素、睾酮、皮质醇、睾酮/皮质醇等,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对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疲劳程度进行检查评定,通过科学诊断对训练安排进行适时调整;减量训练后,相关生理学指标变化与运动负荷紧密相关,且负荷强度更为显著,研究证明运动员进行高强度的减量训练能够产生更为优异的生理适应。3.5赛前减量训练的基本模式:赛前减量训练的模式主要分为直线式、指数式(包括快指数和慢指数)和阶梯式三种,相比较而言,直线式和指数式的训练效果优于阶梯式,快指数的训练效果优于慢指数;对减量训练阶段模式的选择与安排,要结合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周期,进一步结合各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减量训练之前一阶段负荷的大小以及运动员对减量训练模式适应的个体差异化等综合影响因素。3.6赛前减量训练的注意事项:赛前减量训练前要确保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在一个较高水平;该阶段应着重考虑专项有关的战术问题,减少对相关技术动作上的细节纠正;减量训练主要用于全年训练的重大竞技比赛前,并且减量训练的次数控制在2-3次;注意运动员在赛前减量训练之前的"超负荷训练",及时检查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疲劳程度;注意运动员合理的营养膳食与睡眠保障;综合考量运动员竞技状态和比赛能力的各个因素,包括运动员的性别、年龄、体型、减量史、心理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等的影响。研究结论:赛前减量训练受到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游泳、自行车、中长跑等耐力性项目,虽在此类项目的研究结果中,负荷量度、负荷强度、减量持续时间以及生理学相关指标的变化较为一致,但是,由于不同运动项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运动员训练水平不同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差异性较大等,故现有研究结果不能以偏概全。因此,从整体上看,赛前减量训练要根据训练周期的安排,继续深入探索运动员赛前减量的临界值,发现并总结运动员赛前减量训练的规律及减量训练与运动员竞技状态提升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依据比赛的类型和性质结合运动项目及运动员自身情况,选择适宜方法、手段和内容,科学安排运动员的赛前减量训练,促进其最佳竞技状态的适时出现,取得优异运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