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究ADHD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特点,为开拓ADHD儿童非药物治疗手段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自2019年9月到2021年4月,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精神科门诊招募32名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关于儿童ADHD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为研究对象。排除除ADHD以外的精神障碍以及影响精细运动完成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或骨科器质性病变。其中,男童27名,平均年龄7.30±0.61岁,女童5名,平均年龄为7.27±0.58岁,并从附近小学招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作为对照。所有儿童的韦氏智力测验智商评定均大于90。使用儿童动作协调能力标准评估工具(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Second Edition,MABC-2),沟槽钉板(The Grooved Pegboard Test,GPT),视知觉发展第三版测试工具(Development Test of Visual Perception-3,DTVP-3)对全体被试的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自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精神科门诊招募11名ADHD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10名,平均年龄7.50±1.18岁,女童1名,年龄7.0岁。从附近小学招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1名正常发育儿童作为对照。利用无线表面肌电系统采集22名被试惯用手拇短展肌、第一背侧骨间肌、桡侧腕屈肌、指伸肌以及非惯用手桡侧腕屈肌和指伸肌六块肌肉在进行MABC和DTVP测试中的描画轨迹,书写阿拉伯数字、一分钟英文字母、以及汉字数字及"永"字六项书写任务时的肌电信号,选择差异性系数(均方根振幅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作为评价肌肉用力一致性的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与所测全部肌肉AEMG总和的百分比作为评价肌肉贡献率的指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研究结果:(1)ADHD儿童MABC测试总分为7.25±3.733分,其中手部精细动作得分7.19±4.028分;使用惯用手和非惯用手插钉/投币得分别为8.31±4.138,8.44±3.501;穿针得分6.56±3.618;描画得分8.25±4.385,DTVP测试中的视-动整合得分89.18±22.93分,去动作视知觉得分95.55±19.83分,视知觉商数得分93.14±19.40分,子测验中手眼协调得分7.41±3.23分,仿绘9.00±4.71分、视觉完形9.64±3.98分、图片恒常9.91±3.22分,均低于正常发育儿童;惯用手与非惯用手完成沟槽钉板测试的用时分别为44.19s和52.91s,均多于正常发育儿童,上述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2)ADHD儿童在完成全部六项书写任务时所测六块肌肉的贡献率与正常儿童相当,而惯用手拇短展肌、非惯用手桡侧腕屈肌和指伸肌的用力一致性评分分别为86.19%,90.85%,180.92%,均高于正常儿童的57.47%,46.30%,76.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结论:学龄期ADHD儿童的精细动作发展落后,在动作行为上表现为手部精细操作技能差,书写流畅性、易读性差;在视知觉加工能力上,表现为眼、手协调性差,视觉认知加工和视觉运动整合技能的缺陷;在动作控制上表现为手指、手腕肌群尤其是伸肌群稳定性差,且存在非惯用侧肌肉过度激活的问题,双侧肌群的协调性较差。建议未来除对ADHD儿童进行药物治疗之外,还应重视其精细动作发展的综合评估及有针对性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