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心脏健康,降低心血管风险。然而,马拉松作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高的耐力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多,对马拉松参赛选手心脏产生了哪些生理适应,又对心脏健康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经常困扰着运动医学研究者和马拉松参赛者。本文依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全面综述分析了马拉松对心脏各腔室以及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马拉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和心脏猝死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如何规避马拉松赛场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提出了预防策略,以期为人们全面了解马拉松与心脏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与其他类型的耐力运动员类似,马拉松运动员具有心肌增厚、心腔增大和心功能增加等有益的生理改变。而马拉松运动后出现的左心室功能短暂下降的现象是暂时的生理现象,而非结构病变所致,也可被称为"运动性心脏疲劳",这可能是心肌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进行数天的恢复会使"心脏疲劳"的现象逐渐消除。(2)马拉松运动对左、右心室壁的压力影响不同。安静状态下,左心室壁的压力高于右心室。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右心室壁压力逐渐增加,左心室壁压力逐渐降低。马拉松运动后出现的左心室功能降低尤其是舒张功能下降,可能与右心室功能降低有关。马拉松运动后出现的右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是一种短暂的下降,这可能是心脏的一种生理适应,随后数周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3)马拉松运动员左心房体积明显变大,收缩能力显著增强,且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增加幅度更加明显。马拉松运动后即刻,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早期舒张应变等反映心房舒张功能指标存在短暂性降低,左心房前负荷降低,虽然左心房收缩功能有所提高,但整体降低了左心室的舒张期血液充盈,最终降低了左心室的射血能力。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心房舒张功能的降低得到恢复。(4)马拉松运动诱导心脏产生的结构和功能重塑在停训后会逐渐发生消退,消退的程度可能与从事马拉松运动的时间以及停训的时间有关系,训练时间短、停训时间长的消退的就会更明显些。(5)尽管关于马拉松运动与CAC积分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是,年龄、疾病和不良习惯仍然是CAC增高的主要因素,参加马拉松运动距离、次数和年限等均有CAC积分无关。与同龄和相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对照人群相比,马拉松运动员仍具有较低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风险。(6)以上研究提示,马拉松运动后即刻心肌损伤因子的释放大幅增加,其不同研究中心肌损伤因子的阳性发生率不同,这与心肌损伤因子的种类有关,其中,cTnT是马拉松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指标。另外,不同的检测方法也会造成损伤因子的阳性检出率不同。马拉松运动后心肌损伤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同选手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马拉松的完成时间、强度、马拉松选手的从业年限或训练水平都可能是影响运动后心肌损伤因子释放的重要因素,这也可能是造成不同研究中阳性率存在差异的原因。马拉松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增加、炎症反应和心肌细胞牵张增加等因素可能是导致心肌细胞通透性增加进而造成心肌损伤因子释放的主要原因。(7)尽管多数研究支持马拉松运动容易增加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纤颤的发生风险,但近期有部分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马拉松运动不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这可能与马拉松运动员的筛选条件的严格程度有关,心血管疾病、吸烟和饮酒等健康饮食因素的排除与否对判断马拉松运动是否诱发心律失常至关重要。马拉松是否存在诱导心肌纤维化的风险,仍存在争议。(8)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马拉松赛事上运动猝死的发生率极低,多数马拉松运动猝死的发生和运动者遗传的显性或隐性心脏疾病有关。(9)为预防赛场心血管意外,应该建立预防马拉松赛场心血管意外的预防体系,包括赛前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筛查程序、增加并合理布置赛中救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