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工艺技术的创新及提高,新型的中药加工工艺层出不穷,中药发酵技术相对新兴且活跃,炮制后提高了中药的利用率,使其更好的被吸收入血,发挥药效,其增效减毒的作用机理备受关注,本文就此机理展开论述.
【机 构】
: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250355 济南三株医药生物研究所,济南250100
【出 处】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天然药物)发酵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艺技术的创新及提高,新型的中药加工工艺层出不穷,中药发酵技术相对新兴且活跃,炮制后提高了中药的利用率,使其更好的被吸收入血,发挥药效,其增效减毒的作用机理备受关注,本文就此机理展开论述.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益生菌发酵对大豆、燕麦、玉米组合物中肽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多肽及游离氨基酸可溶于酸性溶液,通过检测酸性溶液中酸溶蛋白质(其中包含肽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两者之差即为肽含量.结果:益生菌发酵的大豆燕麦、玉米组合物中多肽含量为0.960%,而未发酵的同样浓度的大豆燕麦、玉米组合物中多肽含量为0.308%.通过益生菌发酵可以显著增加大豆、燕麦、玉米组合物中多肽的含量.
目的:测定五株益生菌共生发酵产物(五株王口服液)和单独发酵产物中双乙酰含量.方法:采用光光度法,参照GB/T4928啤酒双乙酰的试验方法.结果:五株王口服液中双乙酰含量3.063mg/L,均大于每株菌单独发酵代谢物中含量.结论:五株益生菌共生发酵代谢物中的双乙酰含量多于单株菌发酵.
目的:观察五株益生菌共生发酵产物(五株王口服液)和单独发酵产物对致病菌抑杀作用的不同.方法:采用杯碟法检测五株王口服液以及每株菌发酵产物对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6538的抑杀.结果:五株王口服液对致病菌的抑菌圈大于每株菌单独发酵产物对致病菌的抑菌圈.结论:五株益生菌共生发酵产物抑杀肠道致病菌作用优于单株菌发酵产物.
目的:本试验利用肠内益生菌对芍药甘草汤进行生物转化,观察药物经转化后成分的变化以及镇痛效果的变化.方法:利用薄层色谱法观察成分变化,利用抗醋酸扭体镇痛试验观察镇痛效果的变化.结果:芍药甘草汤经益生菌的作用其薄层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有新增斑点产生.在抗小鼠醋酸扭体试验中,经过益生菌转化的芍药甘草汤的镇痛效果明显改善,镇痛率由27.89%提高至48.99%.
通过查阅和分析神曲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相关文献,从六神曲本草考证、炮制、制备工艺以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六神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今后工作中,应重点解决神曲的发酵工艺,阐明其炮制原理,建立神曲的质量标准为完善六神曲的炮制工艺、提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目的:系统的总结黄芪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不同品种的菌种发酵黄芪的结果进行总结,主要考察多糖、黄酮、皂苷这三类成分.结果:不同的菌种对于黄芪这三种成分能够显示出增加或降低,对于其药理活性具有显著意义.
发酵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药炮制的一种方法,在各领域都有应用,近年来,中药发酵的应用受到日益重视,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发酵中药的技术、特点及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近年来,肠道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肠道菌影响机体健康一方面是对宿主的生理、病理进程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体内药物代谢的影响,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或者药物的其它作用.研究表明,许多中药疗效的发挥与人体肠道微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或是中药可直接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进而影响健康,亦或肠道菌群影响口服中药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转化等而改变中药疗效的发挥.对此,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影响的研究
目的:人体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其所寄居的肠道环境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共生菌群参与调控宿主的营养消化吸收、免疫应答、生物拮抗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是中药有效成分代谢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含有的多种药物代谢酶参与到不同类型的代谢途径中.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概述了几类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转化进展.为中药作用机制及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乌头类中药是中医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中药,主要用于危重病症的抢救和治疗风湿痹症等慢性顽固性疾病.但该类中药治疗窗较窄应用或炮制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中毒现象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发酵是一种新型的炮制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有毒中药的毒性,增强其疗效,是中医药研究的热门技术.本文收集整理了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乌头类中药的减毒增效的应用进展.发酵后的药材不仅毒副作用降低,相比其他的炮制手段疗效增强为乌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