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学生和班级结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考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_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具主义哲学及长期的成绩至上的教育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只重视对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较少关注到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虽然近年有教育家开始呼吁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当从人本主义的哲学背景及用科学的方式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但是并没有看到一条可操作的方法出现。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基于实证研究的,具有强操作性的实践道路:提升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social-emotional component)。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师当前发展的三大困境:工作倦怠与价值感丧失、对新的教育理念接受不良、与学校关系的冷漠与对立。然后在简单介绍社会情感能力的定义及国外学者在最近十年内不断强调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原因之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国外学者的研究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论模型。模型强调了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教师个人福祉、对学校整体发展及对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中的作用。模型提出以上的教师改变会有利于促进班级的改变,包括师生关系、班级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的指导,从而带来学生在个人福祉、学业成绩、社会情感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最后,本文就未来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进行展望,探讨有效的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提升策略,建议开发基于正念(mindfulness)、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认知行为疗法理论(如接纳承诺疗法ACT,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MBCT)、情绪智力等理论的多样化教师培训,以便促进教师个人幸福感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数学能力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表现的一个主要方面,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比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中就包含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测评。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教师影响学生的数学能力似乎是常识。但是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探讨教师影响力的文献依然比较少。本研究便是采用能力测验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调
适应性是指个体有效地应对、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独立并维持自己的生活,以满足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大学新生作为适应性的主体,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高考选拔与竞争的他们,最后成功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挑战与适应。学习适应作为大学新生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指个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
认知诊断评价(Cognitive Diagnose Assessment,CDA,Leighton&Gierl,2007)是对个体知识结构、加工技能或认知过程的诊断评价.CDA的一个核心要素和基础是Q矩阵.Q矩阵中用0和1表示每一个项目是否测量了相应的属性.它将不可观察的知识状态(Knowledge State,KS)或属性掌握模式(Attribute MasterPattern,AMP)与观察作
为了探测自比数据对潜变量探测程序Taxometrica各程序及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2×3×4的组间设计,每个条件重复100次.其中,2代表的是类别距离大和距离小两种情况;3代表的是不同的基准概率,基准概率分别为0.5、0.3和0.1三种情况;4代表的是每个block的题目数是有4个水平,分别是:2、3、4、6个item每个block,需要考察的是block的大小(Size)对分类测量学结果的影响
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参数不变性特征是项目反应理论(IRT)的最大优点.IRT的这一特性使得它在指导题库建设、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参数不变性特征也是测验等值技术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然而,题目位置效应(item position effect)(即在剔除随机误差的影响后,同一个题目在不同测验间因题目位置的变化而导致的题目参数变化),恰恰是对IRT参数不变性特征的一
等级反应多水平侧面模型(Grade response multilevel facets model,GR-MLFM)在分析呈有序加工特点项目的评分者效应时,较具优势(康春花,孙小坚,&曾平飞,2016),因其可同时估计出被试、项目、评分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等参数。然而,测验的目的是准确地对被试进行评估,如此,为进一步完善GR-MLFM的实践应用功能,探讨GR-MLFM能力参数估计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荷兰社会学家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认为,华人重视教育、崇尚节俭和爱储蓄等观念,显示出比西方人更具有长远意识。然而,我们通过在新西兰进行的跨文化跨期贴现实验发现,对于未来的收益,华人比西方人的贴现率更大,体现出对长远利益更缺乏耐心。我们通过另一项概率贴现实验,在纠正了一个行为心理学领域误用了20多年的计算方法(即odds against)的基础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华人和西方
在组织的人际互动过程中,人们会自发地猜测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例如,下级猜测上级如何看待自己;管理咨询服务方猜测服务接受方如何评价自己。这种个体对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知觉被称为元知觉。无偏差的元知觉能够促使个体更准确地评价自己,从而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本研究探讨了动机对元知觉偏差的影响。在研究中,动机的操作定义为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想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研究1为实验室研究,要求被试面对一名评价者进行指定题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责任感和认知风格方面的状况,探讨不同焦虑水平的大学生在责任感和认知风格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SCL-90焦虑分量表,对福州市大学城250名大学生进行筛查,以焦虑因子分2分为划界值分别抽取71名被试进入阴性组和阳性组,取阳性组中焦虑因子得分平均数以上者组成高焦虑阳性组,平均分数以下者组成低焦虑阳性组,得到高焦虑者34名,低焦虑者37人。然后,以团体施测方式,分别对阴性组及高、低焦虑
保险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但其社会形象并不乐观。究其根源在于个别保险营销员为完成目标而采取不道德竞争手段,致使保险业商业道德失范问题频频发生。而商业道德敏感性是员工对工作情境中蕴涵的道德元素的感知和领悟能力,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只有避免保险营销员对工作中的道德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提高其商业道德敏感性,才能有的放矢地促使其做出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