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山歌文化的生境变迁与传承现状--以那贯屯的田野调查为例

来源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09x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寨是传习壮族山歌文化的基本单元,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是保育壮族山歌文化的基本生境.通过对那贯屯的田野考察发现,壮族山歌的传统生境已然消解,山歌文化传承的村寨依托已不可靠,山歌传承现状和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与“唱和成风”的传统社会迥然相异,如今的壮乡已是歌声渺渺.由于经济作物的大量引入,一年到头人们都在忙碌中度过,忙于生计与致富,生活节律远不如传统时代那样张弛有度。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人们对传统文化主要秉持一种实用主义的取舍态度,对于需要一定技巧和训练的山歌不再有时间和心思来关注与投入其间。同时,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大量青年外出务工导致了山歌文化传承人和歌好潜在参与主体的大面积流失,尤其是绝大多数未婚女青年的离开,使得留守的大量男青年丧失了学唱山歌的原始内驱力。与此相随,在当地的红白喜事或人生仪礼场合之中,已难以寻觅到壮族山歌文化的踪影;在当地的各个全民性的传统岁时节日中,亦难以感觉到任何山歌文化的气息。而传承的断定却是最根本的,这不仅直观地体现在山歌的传承人数量与质量上,而且更为重要的则是表现在村民的审美观念以及对本土山歌文化的自我评判和认识上。 总而言之,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当地村民对山歌己不再像祖辈们那样抱有热情和兴致。与此对应,山歌文化的生活基础已经受到唯削弱,其社会生态之根己然消解和崩垠.因此,壮族山歌和歌圩文化的危机似是可以预见的了。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国电影“走出去”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分为两部分:上篇“路程篇”回顾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滞缓步伐,采用逆向思维梳理中国电影“走不出去”的几个阶段,反思症结所在;认为
本文对商业美学与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需要不断在艺术探索与商业诉求中找到一种平衡,艺术商业化,商业艺术化是商业美学的内容也是中国动画电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依据电影形态和主导价值观,把新中国60年电影划分为1949-1966、1966-1976、1977-1991、1992-2002、2003年至今五个阶段,梳理出新中国电影从“人民电影”、“文
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是我国“2131”工程的重要体现方式。这项惠及于民的政策,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村观众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利用影像的力量来传递民族国家的声音以实现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今天中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华文化源与流相结合,具有深邃而又常新的生命力,它像一条永不衰竭、奔腾不息巨流,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田,孕育着中华文化
京剧的形体表演艺术,着重在程式化的训练,无论举手投足,或手舞足蹈的一招一式,均有特殊的定位与要领,极讲究规矩.形体表演中的身段功夫,需持之以恒的苦练,日积月累后才能展现
早期梆子腔唱腔发展手法是采用族性"因子"复制法扩展唱腔.以"吹腔"为"族性"音调的梆子腔,早在17世纪末已经广泛流行.早期"梆子腔"齐言体式并未形成,而且腔节与词节也未统一,
赛德克族虽然曾是泰雅族的一个亚族,但是其语言及音乐文化却拥有自己独特的系统,与泰雅本族呈现相当大的差异.本论文将从音乐即兴和文化制约两个不同角度来了解赛德克亚族的
侗族大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界历年来学者关注最多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一种 "局外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和观察侗族大歌传唱方式.追述在侗族大歌的传唱中,从中可以看出侗族是一个很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它生存的土壤却在无情地流失.本文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