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

来源 :中国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正义问题往往隐蔽在概括性的环境问题之中,经过社会建构被认为是令人担心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之后,才构成“问题”。我国环境正义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环境正义、区域环境正义、阶层环境正义等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是在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不均衡、公平诉求到了不容忽视的时刻的背景下,通过某些必然又特定的契机建构起来的。
其他文献
作为证据的一种,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结论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案件的后期处理,错误的鉴定结论不仅使法律失去了严肃性,也直接损害了法医学鉴定的权威性,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产生。而鉴定质量受多环节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涉及法医学鉴定的各个环节(包括案情调查、鉴定的委托、受理、检验鉴定及后期处理等)入手,分析探讨科学有效的规范方法,旨在提高法医学鉴定质量,为构建和谐的法制社会贡献力量。
本文介绍了滥用诉讼权利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分析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滥用诉讼权利的表现形式,研究了对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滥用诉讼权利行为的制约机制,探讨了在中国建立制约滥用诉讼权利行为相关机制的构想。
随着中国法制进程的加快,当事人对待法院和诉讼的态度从畏惧到抵制再到攻击,发生了一系列阶段性变化.实践中,基于语言攻击行为的易形成性和受实质惩罚的弱可能性,使得诉讼中出现大量的语言攻击现象.本文通过对某法院发生的30起一审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语言攻击案例的考察,借助社会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语言攻击的性质及其成因等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寻求控制当事人语言攻击的预防措施.
本文介绍了当事人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以不同的诉讼请求,向有管辖权的不同法院"分别起诉"的现象,分析了当事人诉讼目的的异化和诉讼制度设计的缺陷等原因,通过理论解读和国外经验,提出了确立强制合并起诉制度和建立强制合并的配套机制等措施。
建立节水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通过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建立促进节水的机制。本文在分析我国节水法律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节水制度的对策。
再生水是指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工业排水、生活污水等非传统水源进行回收,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并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利用的水资源。再生水回用农业就是经处理过的再生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允许用于农田灌溉的节水灌溉模式。本文从再生水回用农业的优势着眼,分析了再生水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立法建议。
水权是指权利人获取、使用水(包括水资源和进入人工设施的水)的权利以及权利人对进入人工设施之水的所有权。其中取用水权是水权的核心,也是水权交易制度设计的重点对象。水价由成本和利润构成,其中成本包括自然成本和人工成本,自然成本有增长的趋势,人工成本则应当适当下降。确定水价的模型主要有统一收费定价模型、边际成本定价模型、多重定价模型、平均成本定价模型等。我们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水量账户系统和美国的水银行模
培育和形成水市场即实现水权交易是完善水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使水权交易成为可能,其前提是明确界定水权。水权不包含水资源所有权,是依法对于地面水和地下水取得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是一种用益物权。水权转让就是取水许可证的转让;其主体是获得取水许可证的单位、个人;客体是水资源的使用权;内容是取水权。尽管我国法律、政策中有了取水权和水权转让的规定,现实中也有了水权交易的实践,但我国水权转让的完善和难点还
水权是自然资源物权的一种。水权优先权指的是各类型水权之间以及水权与水合同债权之间效力上的先后顺序。对水权进行合理分类是讨论水权之间优先权的前提。我国现行水法和物权法从各自角度涉及到水权优先权制度,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完善水权优先权制度,建立公正合理的处理水权优先权问题的利益衡平机制,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我国环境犯罪概念的学界争议入手,分析了存在概念争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界定法学概念的标准逻辑方法,并按照标准方法对我国环境犯罪的概念进行了再定义,笔者认为环境犯罪是指侵犯了国家、法人或者公民的环境权,依法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没有完美的沟通,就没有完美的理论”,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中,蕴含着环境法学理论创新和刑法学外向发展过程中理念的和谐,也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两个学科紧密的亲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