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学校体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这为学校游泳课程的改革与创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游泳课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还能使学生习得一项生存技能,所以中小学开设游泳课程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基于政策的主要内容,探讨中小学开展游泳课程的改革方向,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做到"教会、勤练、常赛",使学校体育课程回归教育初心。研究目的:游泳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项必要的生存技能,游泳课程的创设使得学校体育项目更加多样。并且通过游泳不仅提高学生神经的灵敏度,强化血液循环功能,增加肺活量,促进身体协调性发展,还能够使学生学会一项自救技能。同时对中小学防溺水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研究方法:1)政策的支持:首先,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内容重点是"双减":一是减少校内作业量;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其中,《意见》明确提出"双减"工作目标: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其次,2021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等三项通知,其中,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这一方面内容中强调普及游泳教学,力争到2025年让每一名中小学生掌握游泳技能。从政策内容看,不仅为学校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运动,同时游泳课程在中小学开展是大势所趋。2)现实问题审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每当暑假来临之际,学校的各种防溺水的宣传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即便如此,暑期未成年人溺亡事件还是屡见不鲜。这样看来学校要做的不能够只局限于防治宣传,传统的安全教育只能够达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这时,学校体育游泳课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结果:1)小班化教学:在以往体育课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大班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全面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技能学习。"小班化"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一方面问题,尤其是针对游泳课程教授,更需要教师立足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与帮助,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体参与度。2)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是学习游泳技术的基础,培养学生在水中运动的安全意识,明确注意事项,自觉遵守相关安全规定。3)分水平进行教学:水平一:主要学习水上救生知识、浮潜等实用游泳技术,课前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建设,通过学习体验降低学生对水的恐惧心理,提升水中适应和活动能力。水平二:主要内容为"熟悉水性""踩水自救技术"以及丰富有趣的"水中游戏"。水平三:学生能够熟练游泳技术,并且定期的组织游泳比赛,提升游泳技能。4)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针对中小学关于游泳场地设施条件限制等问题,学校可以选择与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一是可以解决学生学习游泳的场地问题,实现资源互补。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与良性运营。5)师资力量建设:目前,很多中小学在游泳专业教师资源也是相当匮乏,同样制约中小学游泳课程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是课程高效有序进行的基础,可以通过公开招聘、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兼职。另外,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定期的专业化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技能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