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病毒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玉米病毒病在我市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呈流行态势,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也是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为了明确玉米病毒病发生流行规律,提出防控策略和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害流行,确保玉米丰收,几年来我们开展了玉米病毒病发生流行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进展:①探明了我县玉米病毒病的病原。经对马萧、岛石、高虹、横畈、板桥等地采集的玉米样品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了电镜观察、RT-PCR检测、序列比对等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我县发生的玉米病毒病是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引起,为玉米矮缩病,又称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获毒、传毒侵染引起的。②基本查清了全县玉米发病情况。据调查统计,2007年我市玉米病毒病发病面积0.8万亩,2008年发病面积1.5万亩,占当年玉米种植面积的50%,2009年和2010年发病面积略有下降。③探明了玉米播种期与病毒发生关系。玉米矮缩病发病轻重与玉米播种期早迟有密切的关系,早春播种和夏季迟播玉米发病轻,即4月上中旬和6月中旬后播种的玉米,株发病率分别为2.0%~4.0%和1.2%,而5月中旬前后播种的夏玉米,玉米矮缩病发病重,株发病率高达52%~65.5%,病情指数达31.3~36.4。分析原因,主要是5月中旬前后播种的玉米至6月上中旬,正值玉米4~6叶期,是易感病生育期,其敏感生育期恰逢第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期,导致玉米传毒侵染为害,④玉米主栽品种均有发病。济单94-2、苏玉1号、都市丽人、浚单20、浚单18、脆甜糯6号、苏玉糯11号、超甜135、济单7号等均有病害发生。⑤筛选出了吡蚜酮、毒死蜱等防治介体灰飞虱对口高效防治药剂,提出了吡蚜酮浸种处理治虫防病技术。⑥提出了以选育推广抗病品种、调整播栽期为基础,苗期治虫防病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在生产上示范与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控制了玉米病毒病的发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