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WHO在2017年发布数据称,过去40年间,世界各地5-19岁的肥胖儿童青少年人数增加10倍。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发生肥胖的敏感年龄段,要想做好肥胖的防控工作,就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抓起。研究山东省初中生静态行为、锻炼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并探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为预防和控制山东省初中生超重与肥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根据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从山东省发达、较发达、欠发达、不发达的地市中抽取济南市、烟台市、潍坊市、聊城市、泰安市共五个城市。采用分层与便利抽样方法,各地市随机抽取一所中学。在这五所学校中随机发放问卷调查,最终回收了2827份问卷,对这五所中学中的2827名初中生的身高、体重、静态行为时间、锻炼行为时间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在各学校的配合下组织开展问卷调查。由学生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青少年静态行为与体育锻炼调查表"请学生填写问卷星并提交。采用分层与便利抽样方法,对五所中学的282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发放,收回问卷2827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370份,有效率为83.83%。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26.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均值、标准差,对初中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上学日与周末锻炼行为与静态行为时间和强度情况进行分析。以儿童超重肥胖率和BMI为因变量,以性别、静态行为时间、锻炼行为时间等变量为控制变量,分别采用两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生静态行为、锻炼行为与超重肥胖率和BMI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超重情况:超重肥胖的男生占比39.1%。超重肥胖的女生占比18.5%。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大于女生,以性别为变量的条件下,体重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2.不同性别初中生静态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进一步以超重肥胖为因变量,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类静态行为对于超重肥胖的单因素作用粗OR值、多因素作用调整0R值,结果发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静态行为时间与超重肥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性别初中生锻炼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首先分析男生体育锻炼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联,以超重肥胖为因变量,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类体育锻炼行为对于超重肥胖的单因素作用粗OR值、多因素作用调整OR值,结果发现,男生自主化锻炼行为时间为男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0.665,95%CI=0.473-0.935,P=0.019);。女生体育锻炼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联,以超重肥胖为因变量,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类体育锻炼行为对于超重肥胖的单因素作用粗OR值、多因素作用调整OR值,结果发现,女生组织化锻炼行为时间为女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2.067,95%CI=1.01-4.23,P=0.047);4.不同环境对不同性别初中肥胖运动干预:初中生肥胖运动干预的方法很多,可以从个体、环境的各个方面采取措施。Kwak等认为,肥胖运动干预基于不同的环境可分为学校、家庭、初级保健、社区4种环境下的干预。本文研究学校、社区、家庭三个环境主体对初中生肥胖的干预方式。从学校角度上:一针对男生配胖率高于女生这一现象,学校适量增加篮球赛、足球赛等男生倾向的体育比赛次数,严格规范比赛规则、赛后颁发奖状或奖品。二、针对自主化锻炼是男性初中生肥胖的危险因素,学校要加强体育运动的宣传,深化学生健康理论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他们参与锻炼的意识。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加入一些不同类型的趣味性练习。三、对于组织化锻炼是女性初中生肥胖的危险因素,学校应该对女生们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女生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例如,健美操。并在体育课中加入这些项目,课后举办相关的比赛活动,提高女生们在校内参与体育行为的积极性。从政府、社区角度上:政府应从健康促进和防控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层面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公园和开放空间。国外许多城市已将公共公园和开放空间列入防控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措施。社区定期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评选社区最佳运动明星,社区最佳运动家庭,由此来增加学生们的活动时间。从家庭角度上:父母首先树立对锻炼行为的正确认识,带领和鼓励青少年参与锻炼行为,例如,参加户外活动、亲子活动,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坚持每天锻炼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慢跑、打球、游泳等。研究结论:数据显示,男生的肥胖情况要比女生严重,静态行为时间对男性和女性初中生的肥胖都没有影响,然而锻炼行为时间影响着初中生的肥胖,其中自主化锻炼行为时间是男性初中生肥胖的危险因素,对女生而言,组织化锻炼行为时间是肥胖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一现象,各个环境主体要采取干预措施,搭建青少年肥胖防控的网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