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声誉、存款人预期与银行挤兑

来源 :第三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Barro(1986)和Vickers(1986)货币政策模型加以变形,用银行的新增不良资产率代替原模型中的通货膨胀率,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研究方法,在理性预期的假设前提下,通过建立银行与存款人的行为博弈模型,研究银行声誉对于银行挤兑的影响。结论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良好的银行声誉有助于引导存款人形成有利的预期,减少银行挤兑的发生,因此对银行来说,建立一个强银行的声誉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论文对有限理性和异质的投资者组成的证券市场的均衡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显示在这样的市场中均衡以概率存在或者说证券市场均衡可能存在,且均衡不仅仅表现为交易数量选择,还
会议
许多肿瘤内存在明显缺氧区域,但缺氧状态下的肿瘤细胞仍能不断生长、繁殖和转移。低氧诱导因子-1是调节肿瘤细胞缺氧反应的主要转录因子。目前研究的机制主要包括调节肿瘤细
现实生活中,股票市场的波动与货币供给乃至宏观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这要求我们对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进行深入研究。这其中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及其与市场均衡和货币体系的关系就一
会议
在当代经济中,经济稳定性、系统风险与经济安全一直是经济学界炙热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对实体经济系统与虚拟经济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虚拟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及特征
会议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受其影响,国际虚拟资本的交易主体、流动规模、涉及区域以及交易参与者发生了变化,这些结构性变化对汇率决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虚拟化的趋势的加强,出现了许多用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种种谜团,这些谜团背后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从货币数量出发,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提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经济是经济学家们长期争论的主题之一,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大危机之后的凯恩斯主义之争,到70年代“滞胀”以来的新古典经济思想与新凯恩斯主义之争,近20年
会议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等金融中介的代理投资间接参与金融市场。投资者和金融中介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转嫁倾向使得金融中介的
会议
随着房地产越来越多地成为投资工具,其虚拟资产的特性愈发明显,这表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强波动性。金融自由化使房地产市场波动尤为显著,并在金融危机形成和暴发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
本文主要研究资本流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部门投资)与金融稳定(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实际汇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借助于协整理论,建立恰当的VAR模型或VECM模型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