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来源 :第八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8c4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已经引起了世界沿海国家的广泛重视,长江口正处于我国海平面上升较快的东海海域.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从我国黄金水道及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有必要认真研究和评估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实测资料,利用长江口航道维护管理核心计算平台(SWEM2D/3D),研究和分析海平面抬升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流场变化的影响.通过数模计算认为:海平面上升后,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航中潮位对应也上升,且上升值全航道分布较为均匀.其中,高高潮位抬升值与海平面上升值基本相当,最大潮差有所增加;落急流速有所增加,而涨急流速有所减小.
其他文献
本文从地质导向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地质导向的现状,提出录井综合导向的定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将录井技术、储层建模技术、信息技术与水平井导向相融合,研发了水平井录井综合导向技术,形成了录井综合导向技术服务体系,解决了水平井着陆及水平段导向跟踪两个关键问题,并将这一成果进行现场推广应用,实现产业化.录井综合导向技术,就是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目标油藏及储层进行精细化描述,建立导向模型,结合现场随钻(
碳酸盐岩潜山是华北油田冀中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其特点是储集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碳酸盐岩储层快速识别与评价是录井行业的一大难题,本文在总结完善前人储层识别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录井所获得的钻井参数,建立了功指数比值储层识别、评价方法,实现了碳酸盐岩储层快速识别与评价,在华北油田45口潜山井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功指数是识别与评价缝洞型储层的有效方法,适合于碳酸盐岩地层、三牙轮钻头条
本文利用ATP/EMTP软件,建立了雷击杆塔和输电线路的模型,仿真研究了雷击杆塔和雷击导线后,避雷线至杆塔支路的电流分布和三相绝缘子串上流过的电流情况,总结出了判断线路雷击类型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座117层塔楼、高597m,、建筑场地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和粉砂。主塔楼桩基选用后压浆超长钻孔灌注桩,为了掌握超长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在该地层的工程特性,共设计了两组(共8根)试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桩中安装了振弦式钢筋计和分层沉降管以反映桩侧摩阻力和桩身分层沉降状态。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桩侧注浆可以明显提高超长桩的侧摩阻力;采用预压加载可以增强超长桩的弹性,
本文介绍了陆溪口河段水文、泥沙特征,河道地形、地质以及河岸边界条件,根据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陆溪口河段历史和近期河床演变的特点及规律,分析表明:由于陆溪口水道放宽、分汊段过长、过宽,洲滩仍处天然状态,洲滩的演变仍遵循自然演变规律,20世纪90年代,陆溪口河段河床相对稳定,但洲滩、汊道并不稳定.汊道主要是中汊周而复始的变化,汊道的变化对航槽的稳定不利,即容易出现碍航的现象.2004年进行了陆溪口
为了满足黄河小北干流放淤对含沙量预报的要求,选用中游龙门站1990-2003年洪峰流量在500~5000m3/s的中小洪水108场,以吴堡含沙量、输入站合成含沙量、Qαm龙ρβ吴和Qαm龙ρβ合为自变量,区分洪水不同来源,建立并优选出小北干流放淤龙门站洪水最大含沙量预报方案.方案对2004-2006年的10次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均进行了试预报,为放淤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水下地形等深线是水深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反映某一水下区域整体地形情况,传统的水下地形等深线的提取方法都是采用已有的软件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本文基于黄河口水下地形监测点数据,采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和C#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黄河口口门近海区域水深线的自动提取,并成功应用于黄河口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结果对于河口海岸区域的水下地形等深线的提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根据1958-2009年长江口北支实测散点数据,通过水下地形冲淤演变可视化定量分析系统建立了北支湿地不同时段的数字高程模型,平面变化、纵向变化和总体冲淤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北支湿地明显萎缩淤浅,南侧岸线逐步北推,北侧岸线自1984年以后基本稳定;上段河段不断淤浅缩窄,深槽由崇头一侧改走海门港一侧,2002年以后呈现微冲状态;中段河段持续淤积变窄,滩槽交替演变;下段河段随着岸线北推,深泓线北
河口海岸淤泥的流变性质对于该区域的泥沙运动及岸床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应用我国黄海岸连云港、渤海岸大港、东海岸金卫港的淤泥,以及法国西北海岸敦刻尔克港淤泥,进行多种方式的实验研究,包括:X射线衍射仪对淤泥矿物组成的实验分析;粘度仪中淤泥剪切运动下的流变实验;在X射线屏幕上对扰动后静止淤泥中球体沉降的观测实验;变坡水槽中对扰动后静止淤泥在水流作用下的起动实验等.综合分析研究各种实验结果表明,这
珠江三角洲是全球最为复杂的河网之一,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口地区的水沙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采用三种水文统计方法对珠江口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演变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进行系统详细地研究,包括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所采用的水沙数据资料是对珠江三角洲三个主要控制站点从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的数据统计结果.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