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SF3B1、NOTCH1、MYD88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和预后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307名未经选择的CLL患者。患者中位年龄60岁,男女比例2:1。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我们提取基因组DNA并设计引物,针对TP53基因外显子4-9,SF3B1基因外显子14-16,NOTCH1基因PEST区域和MYD88外显子3-5进行直接测序。结果中国CLL患者与西方CLL患者新基因的突变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YD88基因突变率显著偏高(8%,23/295),而SF3B1和NOTCH1基因突变率则偏低(5%,15/307和8%,24/295)。在295例具有完整TP53、SF3B1、NOTCH1、MYD88基因突变资料的患者中,68%(201/295)患者没有此四种基因突变,28%(82/295)患者存在一种类型的基因突变,3%(10/295)患者存在两种类型及以上基因突变。新基因突变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SF3B1、NOTCH1、TP53基因突变与Ig VH无突变状态密切相关(P=0.027,P<0.001和P=0.001),而MYD88基因突变则在Ig VH有突变的CLL患者中更为常见(P=0.001)。另外,NOTCH1突变与IGHV4-39、IGHV1-69基因片段的使用呈显著相关(P=0.03和P<0.001),SF3B1突变则更常见于IGHV4-59基因片段使用者(P=0.004)。细胞遗传学方面,NOTCH1突变与12号染色体三体(P=0.02)、TP53突变与del(17p13)(P<0.001)呈显著相关。预后价值方面,存在NOTCH1基因突变的患者总生存时间(OS)较短,中位生存时间为63个月(P=0.008)。然而,我们注意到,SF3B1突变对生存的不利影响大多依赖于合并发生的不良遗传学预后指标(如TP53异常或Ig VH无突变),当排除这些因素影响后,尤其对于初诊患者来说,SF3B1突变对生存并无显著影响。与之相反,NOTCH1突变则表现出与TP53异常相似的极差的预后影响,但因其总体突变率较低,在针对无治疗生存时间(TTT)的多因素分析中其独立预后价值仍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MYD88突变对生存则无影响。结论本文阐述了中国CLL患者与西方CLL患者在新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和预后价值上的显著差异。其中,SF3B1突变在进展、复发难治组CLL患者中相对少见,并对患者TTT和OS均无显著影响,而MYD88突变则在我国患者更为常见。目前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尚未得知,通过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量和新一代测序技术应用,我们有望对中国CLL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