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Bredemeier和Shield(1994)认为体育运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道德困境。特别是竞技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和运动员对胜利的追求,使得在比赛或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运动道德判断的问题(Shield&Bredemeier,1995)。然而,由于运动情境的特殊性,运动员的道德判断水平显著低于非运动员(Kavussanu,Boardley,&Sagar,2013)。且从运动员群体内部的比较来看,运动道德判断水平越低的个体其发生运动道德失范行为的可能性也越大(Romand,Pantal,&Cabagno,2009)。因此,针对运动情境中的道德判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根据判断的单一模型,无论是外显的道德推理还是内隐的道德直觉判断,其所依据的均可为相同的if-then规则。但现有关于运动道德判断研究中常用的道德两难情境范式,只是注重运动员在道德情境中的判断结果,而忽视判断结果产生的不同过程。因此,在实验1中,研究将利用随机回答范式来考察运动情境中道德直觉判断的存在,并根据前人相关研究结果(耿晓伟,房津如,韩彦芳,李中权,赵蜜,&杨烨,2019),研究提出假设1:运动情境中存在道德直觉判断。其次,由于压力会导致道德判断反应时的增加(Starcke,Ludwig,&Brand,2012;Zhang et al.,2018),且道德直觉判断又是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的无意识判断,因此压力很可能会削弱道德直觉判断。据此,研究提出假设2:压力会对运动道德直觉判断产生影响,个体在压力条件下与非压力条件下相比会更少做出道德直觉判断。研究方法:1.实验1(1)参与者利用G-power进行计算,在统计效力1-β=0.90,单侧检验α=0.05,效果量d=0.90的条件下,进行单样本t检验需要的被试数量为13名。最终,参与实验1的有效参与者为20名从事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等专项大学生运动员。(2)实验设计实验采用随机回答范式(The Random Answering Paradigm)。随机回答范式要求参与者像"在头脑中掷硬币"一样,尽可能随机地用"是"或"否"回答一系列简单的问题(Wegner,Fuller,&Sparrow)。随机回答范式关注在明确要求随机回答的情况下,参与者反应的正确率。如果参与者能够按照要求随机回答,那么正确率应该为50%,但由于受到已有知识的启发,人们很难控制根据已有知识回答的冲动,导致回答的正确率高于50%(Wegner,Fuller,&Sparrow,2003)。实验任务要求参与者对事先编制好的运动情境中道德材料、不道德材料以及正误填充材料进行随机判断,同意按"F"键,不同意按"J"键。如果参与者对运动情境下道德材料和不道德材料的判断正确率高于50%,则说明参与者是根据储存在长时间记忆中的已有知识进行的判断,而且这种判断过程是自动化的、意识不到的,反映了在运动情境中存在道德的直觉判断。2.实验2(1)参与者利用G-power进行计算,在统计效力1-β=0.90,双侧检验α=0.05,效果量d=0.90的条件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需要的被试数量为54名。最终,参与实验2的有效参与者为70名从事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等专项大学生运动员,高、低压力组各35名参与者。(2)实验设计研究以压力情境(分为2个水平:高压力情境和低压力情境)为自变量,以道德直觉判断为因变量。在压力情境设置中共同使用了两种方法,一为公示任务成绩排名,二为观众旁观。通过对高、低压力组参与者心率和状态焦虑水平的检验,发现高压力组参与者的心率和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低压力组,说明压力设置时有效的。道德直觉判断测试与实验1相同。(3)实验程序高压力组参与者要求在高压情境下完成运动道德直觉判断任务,低压力组参与者完成任务的情境及任务流程均与实验1相同。研究结果:1.实验1将参与者在道德判断测试中的正确率与机遇水平0.5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参与者判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下0.5正确率,t(19)=2.206,P=0.040,d=0.49。这表明参与者在运动道德判断任务中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说明参与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无意识的直觉反应,因此说明了运动道德直觉判断的存在。2.实验2首先,为了检验在不同压力水平下,运动道德直觉判断是否存在,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压力条件下,参与者的实际判断正确率与机遇水平(0.5)的差异,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低压力情境下,参与者的运动道德直觉判断的正确率水平显著高于0.5的水平,t(34)=2.581,P=0.014,d=0.43。而在高压力情境下,参与的运动道德直觉判断的正确率水平与0.5机遇水平之间不存在差异,t(34)=-.704,P=.486,d=0.12。说明在低压力情境时存在运动道德直觉判断,但在高压力情境时不存在运动道德直觉判断。其次,因为仅在低压力条件下存在运动道德直觉判断,所以不再进一步比较不同压力情境下运动道德判断的差异。研究结论:在运动道德判断中存在运动道德直觉判断,且与有意识参与的道德判断一样,运动道德直觉判断也会受到压力的影响。这一方面支持了判断的单一模型,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与非运动员相比,运动员群体道德判断水平较低可能是由于其在竞赛情境中所承受较大的压力有关。因此,提高运动员群体抗压能力或许是提升其道德判断水平的途径之一,从而帮助预防运动员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