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反思与重构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建设规划作为我国新的规划类型,是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基于国际视角分析了我国住房建设规划的发展沿革,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不同城市在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的差异性,深入探讨规划中阶段性的典型问题,以期为国家深化宏观调控、地方切实落实国家政策提供有益的思路。
其他文献
毋庸置疑,千百年来的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更是加剧人类破坏自然的程度。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主要形式,其自身经历扩张和蔓延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活动。笔者认为,低碳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状态,或工作生活的方式,所有参与能量交换的个体都时刻影响着承载生命的城市。通过技术层面降低碳排放量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但探讨如何从城市形态结构的视角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构建适应气候变
天津滨海新区在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迎来了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阶段。现有的城市空间格局与快速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制约了滨海新区及其所直接辐射的周边地区发展视野和思路。本文通过对天津发展趋势的审视和对规模的判断,提出对滨海地区概念和组团界限的界定。在明确滨海地区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对国际、国内可类比地区的形态比较,尝试提出一种适宜该地区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并提出了在结构塑造时的若干
1990年代开始,新区建设逐步成为各城市提升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天津就是通过滨海新区建设带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典型。文章主要分析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天津现有空间发展思路的问题,进而提出“双城”空间发展战略,为实现新旧区良性互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正处在城市新区和新城建设的高速推进阶段,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在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介绍了丹麦哥本哈根的厄勒海峡新城的建设发展情况,评述其城市规划与建设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新区和新城的规划建设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认为应当正确分析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和作用,注重新城功能配置,利用多种城市元素打造新区城市特色。
目前,发展新市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手段来应对无限制的城市蔓延。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人口密度极高。为疏解香港都会区的压力,新市镇的发展应运而生。本文以香港为例,从新市镇产生背景着手,分析其规划机制,实施机制以及保障机制,探寻新市镇与都会区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旨在为中国大陆地区新市镇发展提出建议。
本文从既有跨江发展理论及城市案例的梳理出发,在对现实情况及未来要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北地区跨江联动发展的重点的是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要从人的日常活动组织出发,认真考虑江北居民及就业者的就业、公共服务、通勤等方面的需求。最后本文着重突出从通勤功能、就业功能、公共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入手对跨区发展推动下的江北地区提出改善策略。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舒适型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对当前的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有着非常急迫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及其研究方向,以及规划研究的技术关键点,旨在探索城市重点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历史街区及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市都市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2010年天津市对泰安道地区(原英租界)进行功能置换与改造,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均按规划要求进行保护修缮,以解放北路118号原泰来饭店为例,分析建筑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揭示现存问题及隐患;对建筑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保护修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索保护修缮方法策略。以个案研究反映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领域的共性问题,寻求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合理对策。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社会相继由工业生产的福特主义文化向消费的后福特主义文化转变,这些国家不再是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逐步演变为以“消费“(包括服务消费)为中心的社会。人们的消费也发生了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变。这些服务消费既包括了教育、健康、信息服务,也包括娱乐、休闲、文化服务,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应用而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文化浪潮下,对应居民的消费行为及其消费文化类型对城
住房保障是一个国际性大城市成熟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纽约、伦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的比较研究,认为北京可以借鉴吸收世界城市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加强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完善灵活的住房金融政策、加大房租补贴力度等措施,构建独具特色的北京住房保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