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个体的各种职业压力明显地影响了个人的日常生活,二者交互影响个体的心理,应对不当还会进一步导致各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消化功能问题等。紧张反应是外部职业压力对慢性病影响途径中的中介变量,具体如何通过心理紧张和躯体紧张发展成慢性病?进一步地,在这些影响路径中,各种压力应对方式如何起到调节作用?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重点针对职业压力对慢性病的影响机制建立中介与调节模型。方法:使用教研室修订的《职业紧张量表》(OSI-R),通过随机抽样,选取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岗位(涵盖一线操作工人、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个体户、农民等岗位)的1083名被试(男50.9%,女49.1%,年龄M=30.71,SD=0.255)进行施测,用相应的维度均分进行路径分析,以验证以下假设:(1)在业务紧张和慢性病的关系中,心理紧张起到中介作用,且理性处事、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能调节业务紧张与心理紧张的关系;(2)在心理紧张与慢性病的关系中,躯体紧张起到中介作用,并且娱乐休闲、自我保健应对方式能调节心理紧张与躯体紧张的关系。结论:(1)在业务紧张和慢性病的关系模型中,心理紧张在业务紧张和慢性病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但心理紧张对业务紧张以及慢性病对心理紧张的回归显著(β=0.627,p=0.0002<0.01;β=0.436,p=0.013<0.05)。理性处事、社会支持两种压力应对方式在业务紧张和心理紧张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86,p=0.0002<0.01;β=0.108,p=0.0001<0.01)。(2)在心理紧张与慢性病的关系中,躯体紧张在心理紧张和慢性病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但躯体紧张对心理紧张以及慢性病对躯体紧张的回归显著(β=0.679,p=0.0002<0.01;β=0.341,p=0.05)。娱乐休闲、自我保健两种压力处理方式在心理紧张和躯体紧张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β=0.131,p=0.0002<0.01;β=0.083,p=0.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