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细菌感染仍是全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发达国家中3%-12%的住院患者会发生医院感染,其中约四分之一发生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并伴随高抗菌药物耐药率和死亡率.本研究旨在对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为降低临床医院感染率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机 构】
:
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医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 处】
:
中华护理学会2017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感染仍是全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发达国家中3%-12%的住院患者会发生医院感染,其中约四分之一发生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并伴随高抗菌药物耐药率和死亡率.本研究旨在对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为降低临床医院感染率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其他文献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阻碍,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作为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的健康照顾者,在病情观察、风险评估、疾病预防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对护理人员DVT预防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等进行调查,为规范DVT预防管理提供依据。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精神科收治的患者较为特殊,因受精神症状支配,其行为常具有冲动性、突发性、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属高风险科室,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均有护理风险存在,这就对风险管理有了更高的需求,有研究显示:采用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旨在通过对精神科护士风险认知能力的调查,了解精神科护士风险认
职业倦怠(Job Burnout.JB)是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方面.其中,情感衰竭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去人格化指个体对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降低.本文对72名C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其职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传统的医疗模式逐渐被打破.为了实现深化医疗改革、健康中国计划的核心力量,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医疗行业中,医务人员是所有医院医疗的正常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尤其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患者对治疗与照护的质量的高期望值,护理工作环境已经成为其中一个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被提及的压力因素.关于护理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要在医院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事件,通常也是医院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主要包括患者跌倒、用药错误、自杀等形成的和患者的安全护理有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护士在临床一线,与患者的安全息息相关,其关于不良事件的认知和态度对医疗质量有深远的影响。此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某科室10名发生过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访谈、研究,旨在了解护士发生护理不良
当下中国的医患关系中,矛盾占据了主要地位.医疗系统的问题被集中映射在医患关系上.患者普遍存在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导致医患冲突不断升级.杀医等极端恶性冲突事件层出不穷,医院工作人员也产生极不安全感,这些恶性循环正不断加剧着医生和患者两大群体间的鸿沟.医患矛盾或许可以通过制度的设计改变其因果链,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这种个案细节成为一种行为模式而不断重复出现。
职业暴露的发生严重威胁着职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面临着风险大、危害重、形势严峻的职业暴露现状,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控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目前,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使很多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是,这也导致肿瘤科护士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护理、操作过程中.
辐射防护工作是临床核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规范化诊治的深入,核素治疗病房的运行及管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估算了DTC患者在核素治疗病房接受131I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因查房、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短暂接触患者时的照射剂量(radiation dose,RD)。
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年度报告显示:每5个成年入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居各种疾病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可预见性较低,常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或死亡.在国内常见的临床风险评估表如MEWS评分、ESI评估模式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的应用尚无专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