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药物引起的特征性肝毒性通常被称为药物特异质肝损伤(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IDILI)。IDILI的发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极少数易感个体服药后可能引起致命性损害。目前仍旧缺少早期识别IDILI易感个体的有效方法,给药物安全性风险管理带来巨大挑战。考虑到IDILI的发生主要是药物与宿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局,因此本文拟基于"药物-宿主"假说,以特异质肝损伤中药何首乌为例,对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易感个体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1∶5)设计,针对服用何首乌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发生异常的患者(易感组,n=6),匹配服用何首乌后肝功能未发生异常的患者(耐受组,n=30)。采用基于UPLC-Q/TOF 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对患者服用何首乌前的血清进行研究,筛查易感组与耐受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并刻画何首乌IDILI易感个体的血清代谢轮廓。结果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何首乌肝损伤易感个体和耐受个体在服药前的血清代谢组上存在明显区分。一共筛选到25个主要差异代谢物,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脂肪酸代谢、组氨酸代谢以及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其中,PE 22∶6、Indole-5,6-quinone、Crotonoyl-CoA等6个差异代谢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9。用这25个差异代谢物组成的血清整体代谢轮廓,可以明显区分何首乌肝损伤易感个体与耐受个体。结论基于宿主风险因素的概念,我们首次在前瞻性队列上证实了某些源自宿主的代谢组特征可以用来识别和预测IDILI易感个体。尽管这些代谢标志物参与何首乌IDILI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通路富集分析提示低级别炎症和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肝损伤的发生。这些发现有助于提高何首乌临床上的安全性风险管理,同时也为IDILI的"药物-宿主"假说提供依据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