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尼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临床有效率和耐受性。方法 30例初诊Ph+-ALL患者,接受尼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完全缓解率(CR)(包括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CR率),观察无复发生存(RFS)期、总生存期(OS);治疗的毒副作用;了解尼洛替尼的血液和脑脊液浓度。结果 1患者基本数据:2011年9月14日至2013年11月21日共入组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中位年龄40(21~57)岁;中位白细胞水平36.9(0.91~458)×109/L;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9例患者为单纯Ph染色体,10例Ph染色体基础上合并其他异常;24例患者BCR-ABL转录本为P190,2例患者为P210,4例患者为P190与P210均阳性。2疗效分析:全部患者在35天内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11例BCR-ABL下降3log以上。截止2014年8月15日,16例患者接受干细胞移植(SCT),12例CR1期异基因SCT,其中4例移植后1年内非复发死亡,其他患者移植后持续分子学CR;2例为CR1期自体SCT后持续分子学CR;1例血液学复发、1例分子学复发接受异基因SCT获得分子学持续CR。9例患者复发,8例为血液学复发,1例分子学复发,其中5例患者复发后死亡。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469天,中位生存时间为512天;600天RFS及OS分别为51%,68%。3安全性:尼洛替尼相关的非血液学毒性包括胆红素升高、头痛、骨骼肌肉疼痛、恶心、皮疹等;与长春新碱合用期间肠梗阻多见;63.3%患者出现甲氨蝶呤延迟代谢。4尼洛替尼血液、脑脊液药物浓度:服用尼洛替尼15天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尼洛替尼服用期间脑脊液中检测出微量尼洛替尼。结论尼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Ph+-ALL疗效可靠,耐受性良好;尼洛替尼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