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偏瘫恢复规律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来源 :2016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观察早期控球训练对存在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分组分为反馈组和对照组,其中反馈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包括:①良姿位摆放、②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③运动功能的易化训练、④坐位平衡能力训练、⑤ADL能力训练.训练时间每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配合JAS治疗对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5例.2组在给予中药熏蒸等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松动治疗,治疗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JAS肘关节屈伸训练器进行静态渐进牵伸治疗.结果:术后第8,治疗组组的Mayo评分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关节松动术配合JAS治疗对肘关
目的:探讨规范的脑卒中三级康复对患者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为脑卒中患者康复制定最佳方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给予一、二、三级规范康复治疗)和2个对照组:B组(给予一级+二级康复治疗)和C组(给予二级+三级康复治疗).并且在入选时(MO)、一级康复治疗后(M1)、二级康复治疗后(M3)以及三级康复治疗后(M6)(随访)时各进行4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运动功能评定(FM
目的:观察跪位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bobath训练及跪位训练,治疗组在原基础上采用体感游戏结合跪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M-B)对2组患者平衡功能进行评定,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平衡的平衡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价值.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瘫儿童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接受规范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强调家长的始终参与包括照顾和训练.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17.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后治疗组显著性为70%,对照组为35%,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家长的参与明显有利于脑瘫
目的:在Bobath理念指导下改进膝关节控制训练方法,应用表面肌电观察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下肢膝关节控制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浙江省台州医院2013年7月~ 2014年12月住院的脑卒中偏瘫后下肢痉挛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基础上应用Bobath理念指导下进行膝关节控制强化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符合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CST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y-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侧下肢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Holden步行功
会议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化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其中按照入院时间2015年5月-10月之间收治偏瘫患者随机抽取60例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偏瘫患者60例随机抽取为治疗组,给予脑卒中单元早期常规康复治疗,包括ICU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单元化治疗前后对比,
目的:分析有唇运动异常(圆唇运动障碍、展唇运动障碍、双唇闭合运动障碍和圆展交替运动障碍)的儿童通过6个月的言语矫治,寻求适宜此类儿童康复的训练方法。方法:选取22例唇运动异常的儿童,包括听障、健听、唇腭裂儿童,通过唇肌按摩、唇肌运动治疗、唇韵母构音训练和对双唇音的构音训练,并以黄昭鸣-韩知娟词表为测试材料的语音清晰度和黄昭鸣唇运动功能评估作为前后言语矫治数据的统计。结果:经过6个月的康复训练,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