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总结郑启仲教授经方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归纳郑启仲教授临床中对经方治疗小儿咳嗽的认识及运用经方治疗小儿咳嗽的辨证原则,通过医案分析,认识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以及方药的分析,为临床运用经方治疗小儿咳嗽提供参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郑启仲教授经方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归纳郑启仲教授临床中对经方治疗小儿咳嗽的认识及运用经方治疗小儿咳嗽的辨证原则,通过医案分析,认识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以及方药的分析,为临床运用经方治疗小儿咳嗽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2006~011年共报告发病42272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2009-2011年较2006-2008年上升了84.42%。宁德发病构成比持续在较高水平(年均39.38%)、莆田持续在较低水平(年均9.27%)。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目的:对小儿厌食症采用冯氏捏积疗法规范化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小儿厌食症的病例257例,采用冯氏捏积疗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疗程为6天.结果:总有效率94.2%,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D-木糖吸收排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食物过敏原、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方法:1、临床收集方法:采用前瞻性简单随机试验,符合纳入标准病例84例,同时设健康组30例;参考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儿科学》对研究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试验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采用体外定性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的表达及愈肾水煎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采用体外培养法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MCs),接种密度为105/cm2,利用浓度不同的Ang Ⅱ刺激系膜细胞,应用ELISA法测定24h、48h、72h内10%FBS组、10%RAT组及5%FBS+ 5%RAT组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的含量,从而确定肾小球系膜细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咳嗽病原流行情况,探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咳嗽患儿的常见病原、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81例患儿中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1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在l~3岁儿童患病率为41.2% (68/165);痰热型咳嗽所占比例为74.0%(134/181);不同病原在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咳嗽在婴幼儿患病率最高
目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采用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紫草方熏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草方熏洗双下肢的方法,并与50例常规治疗比较.结果:加用紫草方熏洗双下肢的疗效较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紫草方熏洗双下肢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简便易行。
目的: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总结临床资料并随机分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体会到对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是有效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有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预处理对内毒素/D-氨基半乳糖(LPS/D-GalN)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模型的肝功能及p53-Mdm2泛素通路表达的影响,阐明TGP对ALF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TGP+模型组(20只),阳性对照+模型组(20只),模型组(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 (TSN)对小鼠急性重症肝炎模型p53调控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丹参酮ⅡA对肝脏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丹参酮ⅡA(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予TSNIIA 100mg/(kg.d)、30mg/(kg.d)、l0mg/(kg.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乙酰半胱氨酸500mg/
探讨《金匮要略》所论奔豚与癫痫的关系,认为奔豚与癫痫有类似的病机,因此推断奔豚可能为癫痫综合征的症状或先兆症状,并提出急则宣通,缓则健脾温肾的治法,为进一步研究癫痫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