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对于我国古代蹴鞠运动,相关学者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蹴鞠运动的起源、表现形式、发展历程、衰败及影响因素,再到与现代足球的对比等等均有所涉及。从蹴鞠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其发源于先秦,此后历经唐宋时期的兴盛,元代开始衰落,至明清逐步没落至消亡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根据已有清代蹴鞠相关的文献资料与研究,均集中与清代前中叶,对于清代末期蹴鞠活动的相关研究处于缺失,也未看到相关文献和实物资料进行佐证。那么清朝晚期是否完全没有蹴鞠活动?其活动形式如何?人们如何来看待?仍无法判断。本文在历史文献中新发现有关清末蹴鞠活动的记载内容,文献刊登在晚清报刊《申报》的副刊《点石斋画报》,根据新的史料对晚清蹴鞠运动的发展及认识进行了新的释义和补证。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蹴鞠已有研究阅读与整理,梳理蹴鞠运动发展的历史。对《点石斋画报》刊载图画及秒回文字进行查阅、整理和记录,从中选出有关蹴鞠内容的图片与文字进行分析。2.2逻辑分析法:对《点石斋画报》中有关蹴鞠内容的图片与文字进行分析,主要包括1887年由田子琳绘制的标题为"蹴踘神技"的画报并包含218字的文字描写。另一则为1889年由金桂生所绘制的"西女蹴踘"并包含241字的文字描写,通过对参与者、观赏者、活动环境、活动形式及所用器具等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得出晚晴蹴鞠发展相关结论。研究结果:3.1蹴踘参与者及场所:从两个图片配文的表述来看,蹴踘活动的参与者都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具有专门技能的表演者。两名蹴踘活动表演者均为外国女性,这也与宋元时期"齐云社"等蹴踘社团表演者多为女性相类似。3.2蹴鞠的活动形式:从形式上看,两则蹴鞠活动均为杂技或马戏表演性质,需要表演者长期的训练才能够完成的活动,当时国人擅长此活动的非常之少,但其形式与我国古代的"百戏"相似。在活动性质上,其与我国宋元时期的"蹴鞠打毬社""齐云社""园社"所从事的蹴踘活动相类似,均为杂技和表演性质,不过宋代"齐云社"的蹴鞠形式主要为"白打"形式的表演和娱乐。3.3蹴鞠所用器具:当时从事蹴鞠活动的球根据表演形式可大可小,内部为柔软填充物即有弹性也要有一定硬度能够使人立在球上,表层由皮革覆盖。3.4对蹴鞠活动的认识:从配文表述认为当前的蹴鞠活动与我国古时的蹴鞠是有传承关系的,随着年代的变化其形式和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军事训练的手段转变为娱乐表演,蹴鞠表演成为了当时西洋表演众多项目的其中一项,由于画报中也记录了众多国人杂耍、奇技和街头表演等活动,在点石斋的其余画报却未找到国人从事类似蹴鞠活动的表演,从侧面可猜测当时国人并不擅长或没有从事这类蹴鞠活动,也体现出清末国人从事蹴鞠活动的衰败。3.5对蹴鞠报道真实性的认识:《点石斋画报》为《申报》副刊属于新闻性画刊,其绘画遵循忠于现实描写的精神,其内容主要由三处来源:一部分为亲眼所见;一部分内容为听人讲述所得;还有一部分为从其他报刊和书籍中阅读而得。本文蹴鞠画报内容的来源是由三个来源中的哪一个还不能确定,由于不能判断画报是否为作者亲眼所见,所以其描绘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等内容,在细节上可能会有所出入。但由于画报的性质,已经成为学界研究晚清风俗民情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该活动也并非神怪臆想类事件,对于该蹴鞠活动存在的真实性是能够确定的。研究结论:自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我国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也使得各类西人活动引入,在清代我国蹴鞠活动走向衰败和消亡的情况下。由西人表演的蹴鞠吸引了国人的关注,其表演者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艺人在舞台和马戏场进行表演,并有众多观众聚集。其表演形式为踩在球上前进、后退或旋转的杂技动作并辅以木板、绳索和瓶子等器具,蹴鞠所用球内部为柔软填充物外部覆以皮革,据表演的形式可大可小。虽然其形式与我国传统蹴鞠活动有所差别,但仍认为有一定传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