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关于冷空气的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寒潮作为大规模的强冷空气过程,往往会引起灾害性天气,对社会各个方面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冷空气的研究多以寒潮为主,本文基于全国461个常规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数据,时间长度为1961-2014年共54年,数据类型为日资料,来分析我国冷空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单站冷空气的年均强度和频次分布呈现北强南弱、北多南少特征。高值区位于新疆北部、内蒙古北部、东北地区,低值区位于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地区。单次冷空气的降温强度,北方和南方大于中部地区,持续时间南方、中部大于北部。冷空气分布存在月际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冷空气差异最为明显,其冷空气主要发生在11、12月。(2)不同类别的冷空气:三类冷空气的频次存在空间差异,其中昆明、西藏等地区的冷空气类型主要以一般冷空气为主;东北和内蒙古地区主要以强冷空气和寒潮为主,其频次分布沿大兴安岭存在差异;中部和南方地区主要以强冷空气为主。可以发现冷空气的发生沿山脉和地形存在较大差异。(3)单站冷空气的时间变化可以发现:我国冷空气的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明显趋势,单次冷空气平均强度有微弱的增强,少部分地区存在差异,海南地区频次存在微弱增长,内蒙古冷空气强度呈减弱趋势。(4)将冷空气活动分为5个区域,其中冷空气发生频次2区最多、4区最少。年际变化表明,除4区频次有所增长外,其余4个区域均呈减少趋势。频次减少趋势北方3区大于南方2区。不同区域冷空气月际差异明显,1、3、4区集中在4月,2区为11月最多,5区为3月。(5)全国性的冷空气活动1961-2014年均4.1次,其中全国类冷空气发生频次最多,年均2.4次,北方类次之。冷空气活动存在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在20世纪60、70年代冷空气发生频次偏多;在80、90年代频次锐减,出现低值区,2000年之后又有所回升,这与我国气温的变化特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