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Ni0.sCo0.5VO4的新工艺,并采用DSC、TG、XRD、IR、Raman、SEM、EDAX等测试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高结晶单相LiNi0.5Co0.5VO4在450℃形成。LiNi0.5Co0.5VO4位于819cm-1处的红外吸收带和拉曼吸收带分别归属于VO4四面体具有A1对称的伸缩振动和VO4四面体中V-O键振动的内模振动峰,而3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 处】
:
2004年在汉部委属高校首届博士研究生联合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Ni0.sCo0.5VO4的新工艺,并采用DSC、TG、XRD、IR、Raman、SEM、EDAX等测试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高结晶单相LiNi0.5Co0.5VO4在450℃形成。LiNi0.5Co0.5VO4位于819cm-1处的红外吸收带和拉曼吸收带分别归属于VO4四面体具有A1对称的伸缩振动和VO4四面体中V-O键振动的内模振动峰,而332cm-1处的红外和拉曼吸收带则对应于VO4四面体具有E对称的变角振动。LiNi0.5Co0.5VO4的室温电导率为7.03×10-7s/cm。低浓度铈掺杂过程中,活化能随掺杂浓度增加而减小,电导率增加,但高掺杂浓度时,由于LiNi0.5Co0.5VO4与掺杂剂发生化学反应,活化能基本保持在一个定值。
其他文献
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外包的兴起,并借鉴界面管理的相关理论,引人供应链管理下物流外包中的协作机制——界面管理。在对物流外包中的各种界面进行具体分析之后,阐述了界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根据各自的特点给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根据物流外包的协作机制,构建了基于多代理技术的物流外包信息支持系统。用基于消息/对话的形式实现物流外包各参与方间的信息通讯,并分析和阐述了代理间的协调规则和各代理相互激活的
如何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是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建立在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视角下,采用数据包络法(DEA)、主成分分析、战略集团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的方法,探讨各种不同的资源配置策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研究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核心资源。
在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以往那种单靠企业自身资源经营的方式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应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保持和发展一种持久良好的关系,为了共同的绩效目标协调发展,形成关系资本,从而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抵御外部竞争风险。
多级立法、多头立法的而导致的立法冲突,尤其是基于部门利益的差异而导致的法律冲突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钳制了国家的民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所以只有以法治的要求为核心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是正确的依法治国之道。
详细分析了同步模式下三相可逆PWM整流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无相位传感器控制策略。通过和有相位传感器以及其它无相位传感器方法实验结果比较,该方案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这种方案不需添加额外的硬件设备,控制方法简单,能有效降低系统的成本。
运用法学理论知识介绍了法官职业化的内涵,分析了在我国实行法官职业化的社会条件,指出了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论述了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法官职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理论上的准备和途径上的上下结合。
针对钻井工程中出现的护壁堵漏与保护地层渗透性的矛盾,提出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胍尔胶和魔芋等聚合物,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中聚合物的断链降解原理,开发出适合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等钻井领域的自动降解无伤害钻井液——暂堵型钻井液。与传统的暂堵剂不同,它无需钻进完成后解堵工艺,如压力解堵、酸化解堵、油溶解堵和破胶等,本质性的改进了解堵工艺。详细分析了暂堵型钻井液的基本原理和两种典型聚合物的酶降解原理,并介绍
填石路堤的无损检测是当前工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检测办法费时费力。结合传统的检测办法,研究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填石路堤检测专家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研究了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知识获取、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推理机等的工作原理。针对其原理进行了专家系统数据库的开发。
地震断裂带区高速公路围岩稳定性的研究是一项新的课题,而研究隧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特征则为其核心内容。以西部通道十漫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来分析地震破碎带区隧道开挖过程中塑性区的分布规律。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that is the ability to relat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with other artifacts created in the development life-cycle of a software system-has widely and long been recogn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