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蒙古秘史》的第二卷74节出现了"斡里兒孫"一词。根据语音学资料,"斡里兒孫"可转写为蒙古语的[olirsun],是由词根[oli]后加名词后缀[sun]而成;[olir]为书面语,在口语中经过[l]和[r]辅音位置的交换而成为[oril]。《御制满蒙合璧文鉴》(即后来整理出版的《二十一卷本辞典》)收录了这个字,释为"树上结的果实之名称,比山楂小,褐红色,味酸"。《御制五体清文鉴》的果品类中有[uril],汉译名为"杜李"。蒙古国Я·策布勒于1966年在乌兰巴托出版的《МонголХэлнийТовчТайлбарТолъ》(简明蒙古语词典)中释ерем为"植物,茎比山楂小,紫红色,味酸一种果实"。《呼和图力呼尔——古蒙古语词语解释》中把[oliyrsun]释为"[orill,结于树上的似药粒的红色果实"。罗卜桑悫丹的《蒙古风俗鉴》中有蒙古名称为[wurel]的植物,注汉名为"杜李"。结论:《蒙古秘史》中的"斡里兒孫"一词与现代蒙古语的ерел直接对应。在蒙古国叫"乌里尔",布里亚特名为"乌利尔"的植物为Malus pallasiana Juz.。《种了植物图鉴》中的[uril]或[ulir]为Malus baccata(L.)Borkh.,即山荆子(山定子)。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族民间称为[oril]的植物为Malus baccata(L.)Borkh.,即山荆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h.]为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 Mill.)落叶小乔木或乔木,也叫山定子、林荆子,蒙古正名为"乌日勒"。在植物分班学上,1767年林奈(Carl Linnaeus,1707-1778)在Mantissa Plantarum(Mant.Pl.)75卷发表了植物种Pyrus baccata L.。1803年Moritz Balthasar Borkhausen(1760-1806)在"Theoretisches-praktisches Handbuch der Forstbotanik und Forsttechnologic"(林业技术手册)第二册中就做了组合,把学名定为Malus baccata(L.)Borkh.,Pyrus baceata L.就成为该植物的基原异名。Malus pallasiana Juz.是由Sergei Vasilievich Juzepczuk(1893-1959)于1939年在《苏联植物志》(Flora URSS)上发表的种,现在为Malus baccata的异名。因此,《蒙古秘史》中的"斡里兒孫"就是Malus baccata(L.)Borkh.,即蔷薇科的山荆子。山荆子的果实可酿酒,出酒率10%。嫩叶可代茶用。叶含有鞣质,可提取栲胶。抗寒力强,易于繁殖,可作砧木;幼树树冠圆锥形,老时圆形,早春开放白色花朵,秋季结成小球形红黄色果实,经久不落,很美丽,可作庭园观赏树种。生长繁茂,繁殖容易,耐寒力强,我国东北、华北各地用作苹果和花红等果树的砧木。根系深长,结果早而丰产。内蒙古蒙古族民间采集山荆子的成熟果实作水果食用;叶子和果实为茶用;叶作药用茶,为野生食料植物;木材用于制作的摇篮。在缺乏饲料的时候牧民们把带叶的嫩枝喂养马和牛,牲畜很嗜好吃它。不大的球形果实(直径可达一厘米)为本地居民用作食品;在蒙古国,山荆子被认为是重要野生食用植物。在《蒙古秘史》中的名称后面是蒙文字"添古周",旁译为"拾着",即"采集"或"采摘""斡里兒孫"。从而可以推断,当时的食用部位可能就是果实。《蒙古秘史》的旁译释为"杜梨"。道润梯步、札奇斯钦和余大钧按照旁译也译为"杜梨"[22-24]。"杜"最早出现在《诗经》上,《郭康成诗注》上称"杜梨"。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又叫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为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 L.)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内蒙古有栽培,蒙古名为[had],蒙古国没有记载。因此认为《蒙古秘史》中的旁译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