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隆升的时间以及阿尔金断裂东段的活动特征是认识高原北部构造变形的关键问题,酒西盆地西部红柳峡地区位于阿尔金断裂与北祁连断裂的交汇地带,发育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该地区沉积物记录的构造变形对于认识阿尔金断裂与北祁连断裂活动的综合效应具有重要指示意义.选取早白垩世下沟组、中沟组以及第三系疏勒河组沉积剖面开展了磁组构研究,下白垩统剖面厚度为872m,疏勒河组剖面厚度为284m。在野外采集手标本,室内加工成块状样,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石磁学实验室利用KLY-3型仪器进行测试分析。所有样品点的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出三种弱变形磁组构,磁面理发育,磁线理不发育,磁化率量值椭球成压扁状特点。磁化率各项异性度P值不大,反映总体构造变形相对较弱。岩石磁组构反映下白垩统最小磁化率主轴平均方向为NE34.7°。第三系最小磁化率主轴平均方向为NE49.4°。主应力方向均为NE,与轴向NW的背斜构造发育相一致。该结果暗示了北祁连山可能在早白垩世已经开始缓慢隆升,使盆地西部结束伸展断陷而进入挤压凹陷时期,同时由于阿尔金断裂的持续左旋走滑,使酒西盆地西部发生了约14.7°的顺时针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