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以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订单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发展订单农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需求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帮助公司获得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改善其绩效水平和促进农户的增产增收。在订单农业实施过程中,公司与农户需要签订以远期交易价格为核心的农产品收购合约,因此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是影响订单农业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然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受消费者偏好、市场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将会发生频繁的波动。现有的订单农业将市场风险同定在了企业和农民之间,合约价格低于收获时的市场销售价格,企业因承担价格波动风险而获得收益,反之公司可能因巨大的亏损而不收购所订的农产品,让农民也承担了价格风险。将期权/期货工具与订单结合,企业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风险转嫁给期货市场,可以实现收购公司、农户和期货公司的"多赢"。为此,区别于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诸如完善治理机制、加大资产专用性投资、设计合同条款与激励机制等措施大都主要用于减少公司与农户的道德风险,本文将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利用Black-Scholes(以下简称:B-S)期权定价模型来降低"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组织的外部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协调契约机制,从而提高订单农业中公司和农户双方的绩效水平?随机零售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情形下,针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保底收购,随行就市"的订单价格形式,构建由风险中性的公司和风险规避的农户组成的"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决策模型,研究了基于B-S期权定价模型的"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表明:仅简单的实施"保低收购,随行就市"价格机制虽然可降低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但由公司来承担所有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该价格机制没有真正做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公司可以通过套期保值工具——期权来降低其市场风险,保证了公司、农户都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而且公司还将获得的利润向合作农户给予"二次返利",并与农户分担成本协助其生产,调动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即实施"B-S期权定价+二次返利+成本分担"契约让农户与公司之间成为利益相关的共同体,实现"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协调,保证了公司与农户双方的利益均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