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行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fairness)是指与他人或过去相比,个体投入与产出间的均衡,它是个体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判断的准则。而不公平厌恶(inequity aversion)是指厌恶不公平的结果,包括优势不公平厌恶和劣势不公平厌恶两个方面,即某人所得资源或金钱多于或少于他人时产生的消极反应。研究范式为公平感研究的典型范式—最后通牒博弈(UG),以此验证或否定传统的理性人假设。具体操作:分配者提出资源分配的方案,接受者有权接受或拒绝它。如果接受,则按该方案分配;如果拒绝,则二人一无所获。研究主要由以下两个实验组成:实验一以84名8-12岁儿童为被试,研究其作为分配者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行为,从而探究不同年龄儿童的分配动机是否存在差异;实验二以133名7-11岁儿童为被试,分别设置了优势不公平、公平和劣势不公平三种分配类型,以研究儿童作为接受者对三种分配方案的拒绝情况,从而探究其不公平厌恶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儿童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提议额没有显著差异,均提出了公平的分配;(2)7-11岁儿童对公平分配方案的接受率显著高于其他方案的接受率;(3)在优势不公平方案中,不同年龄儿童的接受率不存在显著差异;(4)各年龄段接受者在劣势不公平方案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在"你1他9"方案上,9、11岁儿童的接受率显著低于7、8、10岁儿童的接受率;在"你2他8"方案上,11岁儿童的接受率显著低于7、10岁儿童的接受率;在"你3他7"方案上,9岁儿童的接受率显著低于8、10岁儿童的接受率;在"你4他6"方案上,9岁儿童的接受率显著低于10岁儿童的接受率。结果说明,8-12岁儿童遵循公平的分配动机;7-11岁儿童偏好公平的分配方案,对优势不公平和劣势不公平方案都表现出较高的、稳定的拒绝率,形成了不公平厌恶;9岁儿童与其他年龄儿童对不同分配方案的接受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9岁可能是一个转折期。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是教书育人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时代的变换、学校的发展、学生特点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多途径创新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依托体育平
通过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调查研究,发现统一的书面作业只关注在巩固知识、技能中的单一认识功能,这束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动性。实践表明,将一些隐含“活动”因素的书面作业改
‘粉佳人’和‘俏佳人’是由草莓栽培品种‘鬼怒甘’与红花草莓品种‘粉红熊猫’杂交育成的观赏兼食用的草莓新品种。沈阳地区露地栽植时,5月初始花,单株花数30~40朵,单花花
<正>一、临床资料本组220例中,按性别分类,男性20例,女例200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1岁;单纯的脸部丰满正三角型脸型者168例,伴有全身性肥胖者 52例;未接受过任何减肥治疗者13
会议
1.何为慢性腹泻? 大便性状改变为稀便,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可称为慢性腹泻。对大便次数增多而没有性状改变者不能谓之腹泻。腹泻不超过2个月者,不能定为慢性腹泻。2.何为伪
平均住院日可全面反映出医院的日常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与工作质量,对平均住院日进行缩短,有利于患者单次住院费用的降低,还能够将病床周转率进一步提高,利于将卫生资源利用率
糖尿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的代谢性疾病。若高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血糖持续升高,可导
苏格拉底参加"美的竞赛",结果"完败",但这并不能否认苏格拉底的魅力。苏格拉底以其自身提出了如何看待外表丑的问题,他自己的答案是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比较而言,外在的丑根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同特点,又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文章通过研究瑜伽运动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分析医学生的年龄、专业和心理特点,发
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肿瘤和金属离子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化学发光分析法因其操作方便、灵敏度高、设备简单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