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运动疗法促进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再生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mgd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是否通过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 (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影响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后给予强制性运动组(CIMT组)及缺血术后给予PKA拮抗剂H89并同时行强制性运动组(H89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患者肌纤维中COX酶表达情况,同时分析相应部位31P-MRS的特征,为鉴别线粒体脑肌病临床分型提供理想方法.方法:1.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21例确诊线粒体脑肌病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及肌活检证实其中13例为MELAS,5例为CPEO.
会议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5岁,主因"双足麻木疼痛、无力11月余,双手麻木疼痛、无力3月"门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发凉,伴有麻木及针刺样疼痛感,患者诉疼痛影响睡眠,严重时可痛醒.
会议
目的:探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对糖尿病(DM)患者三叉神经小纤维功能的评价作用,并结合皮肤交感反应(SSR)分析糖尿病小纤维损伤的特点.方法:应用CHEP刺激器于51℃温度对50例DM患者选择性刺激一侧眉弓及下颌部位,于皮层Cz点记录CHEP N波潜伏期及N-P波波幅,同时行四肢SSR检测,以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同时DM患者根据SSR的结果分为SSR异常组(SA)与SSR正常组
会议
目的:学习和分析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断的8例表现为Ⅱ型肌纤维类型分布优势的肌纤维类型比例失调肌病.方法:我们回顾性收集了自2008至2013年,考虑为Ⅱ肌纤维类型分布优势的八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分别自16岁至44岁,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七名为男性,均呈慢性病程,病程为3-10年不等,肌酶呈轻中度升高.八例患者均行肌肉活检,进行肌肉病理检查.结果:肌肉组织学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肌纤维比例
会议
男,30岁.主诉:进行性加重四肢肌无力、萎缩7年.现病史:7年前上楼梯、跑步、走路时易疲劳,速度、耐力不及以往,自觉大腿肌肉逐渐变软,症状缓慢进行性加重,3年前上楼梯需扶助,蹲下站起费力,搬抬重物时腰部无力,1年前双上肢上举、持重物费力,穿衣、洗头乏力,持筷、端碗不受影响,曾多家医院就诊,血CK波动于649-2040U/L之间,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家族史:阴性.
会议
目的:探讨SQSTM1基因突变在中国汉族ALS人群突变情况,对中国散发性ALS患者进行突变分析.方法:对306个散发性ALS患者进行了SQSTM1基因的测序分析,对新发现的变异位点在350个健康对照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验证.
会议
目的:远端肌病伴随镶边空泡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肌肉病,依据临床表现分为远端型和肢带型,本文探讨不同类型GNE肌病的大腿骨骼肌MRI改变特点.方法:3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33岁之间,2例主要表现为胫前肌力弱,1例以下肢近端力弱为主合并智能障碍.血清CK 338-1090IU/L.
会议
目的:报告常显性遗传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一家系3例患者,探讨该病的临床系谱、病理及遗传学的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6月在我院肌病门诊就诊疑诊为EDMD家系的临床资料,总结该家系三代人的临床特征,对先证者(男性,6岁)实施肱二头肌肉病理诊断,并采集患儿及家系成员血液进行LMNA、STA基因分析.
会议
目的:本研究总结了中国UCM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2年在我院确诊的4例UCM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改变.结果:4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发病年龄均<2岁,表现为新生儿肌张力低下,2例患者伴先天性斜颈.所有患者在运动发育中均获得行走能力,但病情在儿童期呈持续进展,2例患者分别与7岁和16岁完全丧失行走能力, 另2例病人末次随访时(6岁)仍能在室内行走.
会议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和脑电图反应性作为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预后评估工具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2012年间入院的、符合植物状态或最低意识状态诊断标准的、发病至少3周以上的患者,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并观察患者受到标准化温度觉刺激后的脑电反应性(EEG-R)情况.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