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以绿春县哈尼族饮食文化资源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8229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处理好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民族文化。要坚持并切实贯彻我党提出的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春县作为边疆贫困县有优势对其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应转劣势为优势,抓住机会,积极应对挑战,谋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国乡村现代化发展背景出发,尝试去探究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传统乡村性是否会完全消解,乡村性异变如何进行演化及其结果指向何处等问题。
对于旅游发展后民族社区变迁开展研究,需要对民族社区形成过程、变迁过程的内在逻辑进行追溯,从而发现旅游发展前后民族社区变迁的内在机制变化,解释民族社区的变迁的现实现象及问颖。
本文结合个案—恩施市沐抚乡(办事处)为例,首次关注旅游吸引物、旅游小镇(社区)以及村落三大空间组成要素在城乡过渡的融合新空间的变迁与特征分析,为理解乡村旅游社会的现实、问题和趋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关注视角,可有效地解释乡村变迁的历史原因、现实问题的根源,以及建设与发展的可能路径。
近年来,如何通过民族旅游开发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成为国内外诸多人类学学者研究的热门议题。本文以云南省瑞丽市勐卯镇喊沙村为个案,为中国边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以及民族旅游开发提供一个成功的经验案例。
本研究将立足旅游空间景观生产的历时性和文化主体性的双重视点,呈现景观生产路径、策略和逻辑,继而揭示旅游空间社会关系与结构的互动。2016年10月、2017年3月和6月,笔者曾三次进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白面瑶寨进行长时段的田野调查,对当地旅游空间景观生产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借鉴空间景观生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发展导向下白面瑶寨空间景观生产实践的调查,尝试分析空间景观生产的路径、策略与逻辑,探讨
生态博物馆建设经历了近五十年的探索,有些取得了成功,有些则走向了落。究其根本,社区参与作为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深刻影响着态博物馆和当地居民的命运。社区参与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具体体现在各参与的力量对比、不同势力的利益争夺、针对民众的培训和教育体制、精英力量的动作用、新兴技术和网络的利用等方面。中国关于社区参与模式的探索相比国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为两点:首先,社区参与在中国肩负着帮助当地
本研究尝试用人类学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进一步探讨震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实况。笔者重点关注震后乡村旅游重建与变迁,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是成果背后的原因,关注政府与当地人的互动,以提出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试图探寻其背后的社会机制与文化意义,从而对灾后乡村旅游重建做进一步思考。
旅游业目前已经在中国的民族村寨中处处开花,通过旅游带动村寨经济增长已然是民族村寨精准脱贫模式的不二选择.在李忠斌(2017)论证的民族特色村寨的精准脱贫模式中,民族旅游位列其中,其表现为以文化为核心发展民族村寨的民宿、健康和文化消费的旅游扶贫模式.[1]但在旅游精准扶贫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冲突挑战频发,存在着多维排斥.这种多维排斥不仅影响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还破坏了村寨原有的正常发展.因此
本文从包容性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乡村旅游扶贫致富机制,进而检验这一运作机制在包容性发展方面的实践效果,以期为中国广大乡村地区实现乡村旅游扶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目标提供借鉴。
扶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进行,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的结合往往被看成天作之合.学术界瞄准乡村旅游给予“个性、自由与思乡”的后现代旅游者以慰藉,着实欢喜乡村旅游在大众潮流的推动下将乡村建设和扶贫的任务悄悄达成,或是直接从扶贫攻坚的现实情境出发顺势发展乡村旅游,以促成乡村与旅游的协同发展.实际情况是:旅游扶贫的效果备受质疑,无法确切地说乡村旅游是一种全新、生态且高效的扶贫方式,强化乡村旅游的扶贫功能在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