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带下病的瑶医瑶药治疗

来源 :2017年全国瑶医药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guo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下病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合并月经失调,西医各类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与中医的带下病相类似.本病分为外因、脾胃肝三脏功能失调是产生内湿之因.主要病机是肝郁侮脾,脾失健运,湿邪不注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瑶医的病机是盈亏错杂失调,治则风亏打盈.
其他文献
历代医家的这些总结,充分说明药物与食物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通过合理调配与摄取,利用食物的营养与药物的偏性来改善全身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防病、抗病、健康、长寿的目的,就是“药食两用”的精髓所在。
《伤寒论》前哲时贤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笔者认为贵在"灵活"二字,也就是说一要正确评价《伤寒论》,二要学以致用,把《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和各科很好地结合起来.很赞同《伤寒来苏集提要》"六经本为百病立法".不专系伤寒;的提法.固然,《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性病,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的书,但它的思路.辨证.立法遣方.不仅能用于外感伤寒,而且也适用于各科杂病.
股骨头坏死,瑶医认为疾病发生原因为外风入骨和内风阻神路,且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气血的失恒而生疾,亦称"骨痹","骨萎".本人应用李彤教授的银叉针治疗112例股骨头坏死部分并伴有重度的腿大肌痿缩症匀取得良好的疗效,有效率为95%以上.
"蚯蚓风"是瑶族医药体系中的一个病名,即现代医学中的"下肢静脉曲张",在古中医称为"筋瘤"。以瑶族医学理论中的穿筋走脉、拔毒散结、消淤更新的基础理论和利用瑶文化的“穿筋走脉”专利闭合器。以微小创伤、无痛苦、无残留、一次性根除静脉曲张,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穿筋走脉”法治疗“蚯蚓风”疗效显著、安全、价廉、无疤无口、随治随走,实现永不复发。
肾痨通常指胎产房痨或腰肌外伤,除此外,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竞争激烈,思维超前,用脑过度,笔者常遇到的,还有久病血虚肝热,长期睡眠不足,引起的肾中阴阳代谢失常,在用药实践中,有诸多病人服药后,出现温补不受,寒凉不适的情况,自拟升清降浊汤,治疗各种久病肾虚,引起的慢性中毒患者,每获良效.
瑶族人民世居入自然条件差的深山之中,长期从事山林、农业的体力劳动,患腰椎骨质增生和腰间突出的病人很多,是瑶区人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情,笔者在继承祖业治腰腿痛的情况下,结合学习和掌握有关中药的筛选,验证与创新近年业运用自己药方,药酒,治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100多例,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证明了其药方组合疗效显著.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仍是血液病患者所面临的痛苦.瑶医瑶药辩证论治血液病具有一定优势和成效现代研究新成果创新性揭示了急性再障贫血的发病本质和瑶医瑶药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利于瑶医瑶药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而且对丰富瑶医瑶药关于造血调控理论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研成果.笔者认为再障贫血治疗中应遵循范守病机治在及时标本兼治,顾护脾胃养血等原则急性再障贫血之急在于热毒潜伏、血热妄行,故治当急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越来越多,劳损过度,劳累后腰痛加重。可分为风湿型、气滞型。临床有人采用针灸、理疗、牵引等方法治疗,而笔者的治疗方法是中草药内服外用加梅花火疗,一般一到两个疗程根治,治疗了患者无数。
笔者主要从政策层面,用药的需求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几个方面对发展瑶药的栽培研究展开论述,阐明了开展瑶药的野生变家种的必要性.
常有病人胃脘疼痛,但用治疗胃病的方法却并不奏效的情况发生.究其原因,是因此类病,病标在胃,并本在肝,属于肝气犯胃.肝气犯胃又名肝胃不和症、肝胃气滞症.是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现的症候.治宜疏肝养血为主,调和脾胃为法。故方用柴胡、当归、白芍入肝,疏肝郁而养血;白术、茯苓、甘草入脾,渗中湿而健脾;生姜、薄荷味辛合用。既助疏肝,又能温中。共成疏肝健脾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