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有关数学模式分别计算出了重庆市中稻、玉米、小麦和甘薯的光合、光温、气候和气候-土壤生产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结合人口、耕地的动态变化,分别对重庆市2020年和2050年的人口量、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按气候生产力、气候-土壤生产力水平分别对2020年和2050年全市分级人口承载量做出了预测;最后提出了气候、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战略对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有关数学模式分别计算出了重庆市中稻、玉米、小麦和甘薯的光合、光温、气候和气候-土壤生产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结合人口、耕地的动态变化,分别对重庆市2020年和2050年的人口量、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按气候生产力、气候-土壤生产力水平分别对2020年和2050年全市分级人口承载量做出了预测;最后提出了气候、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战略对策.
其他文献
利用高分辨率MM5V3模式对发生在北京密云县一次引发泥石流的局地灾害性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精确的初始场信息对于高质量的预报是重要的.应用湿位涡理论分析表明系统发展的因子包括:①中β尺度涡旋附近高低层间存在较强的风垂直切变;②层结接近中性;③低层能量锋特征较明显.这些因子的共同效应导致了β中尺度涡旋的发展.
本文回顾了吉林省农业气象服务的历史,分析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形成及发展,介绍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与特点,并提出了未来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展望.
本文利用MM5中尺度模式中的Reisner云方案和新近耦合的CAMS简化混合云方案,对河南省2002年10月19日和12月22日的系统性层状云系降雨和降雪个例进行了模拟,重点研究了云中过冷云水和冰晶的分布,并与微波辐射计以及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取得的实测云物理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方案对层状云降水都有一定的模拟能力,过冷云水、冰晶数浓度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比较吻合,而CAMS方案对柱云水量的
根据山东省电网雷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雷电资料,对两次冰雹过程的云对地闪电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闪电的移动可以很好地反映雹云的移动.其时空变化也可以很好地反映雹云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地闪通常处于雹云移动路径的前面,而降雹一般在雹云的后面.(2)在雹云发民至成熟阶段,负地闪占绝对优势,地闪频数存在明显的跃增;在减弱消散阶段,地闪频数显著减少,且正地闪所占比例增加,甚至占绝对优势;
本文利用辽东湾温坨子地区冬夏两季大气扩散试验资料,采用风场诊断模式,对拟建核电站厂区水平风场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以为评估该地区拟建核电站的大气污染扩散状况提供基本参数与依据.结果表明,冬季该地区水平风场分布主要有三种形式:(1)呈偏南风型的风场;(2)偏北风型的风场;(3)厂址附近位于高低压中心之间,或整个区域是一均压场,这时系统风弱,局地风(包括山谷风及海陆风)明显,整个区域地面风场比较混乱.
本研究利用河北省区域40个测站50年的长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了区域历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过去50年来,河北省自然降水(年平均自然降水量)在波动中趋于减少.全省20世纪5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为585.1mm,到90年代减少到512.3mm,减少了72.8mm,对应的年平均气温却升高了0.7℃,即自然降水随年代的减少与对应年代平均气温的升高呈反相关关系.进而,分析了最高、最低气温
根据CO在红外谱区的光谱吸收特性,1996年以来,利用太阳光谱对北京地区大气中CO的柱总量进行了地基遥感探测.为评价人类活动对大气中CO浓度的影响,测量工作集中在每年的秋末冬初进行.本文简单介绍了在红外谱区利用太阳光谱对大气中CO柱总量进行地基遥感探测的基本方法,并根据1996~2002年间所获得的探测资料,分析并讨论了北京地区上空CO柱总量的变化特征和近些年来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由于受到污染源
寻求高效、实用、经济、无毒的催化剂,最大限度地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是广大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液氮是很好的冷云催化剂,它冷冻成冰效率高,催化阈温高,使用保管方便,无污染,经济实用,从此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得以较多使用.由于液氮的沸点太低(-195.8℃),蒸发太快,实际对云雾催化作业时,在播撒层很快蒸发殆尽,对比较深厚的云(雾)层不能充分有效地催化
利用静态箱方法对我国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进行了首次测量,同时观测了太阳辐射、温湿度等参数.异戊二烯是草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中的主要成分,其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可见光辐射(VIS)、温度、水汽含量是影响异戊二烯排放的主要因子,且VIS是最主要的因子.在考虑影响异戊二烯排放的因子时,不仅要考虑VIS、温度,还要考虑水汽的作用.箱法的使用造成了箱内外辐射、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铺设不透水硬化地面所带来的一些城市生态问题,形成了被人们称为"人造沙漠"的现象.借鉴我国古代宫廷、园林建设和国外一些地区城市建设的经验,提出铺设生态地面的建议,充分利用珍贵的雨水资源,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