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基因多态性方面分析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选择血样,考察药物蛋白结合率对本研究的影响,同时分析目前常用2种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的差异,为本研究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人血清中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监测的方法建立的必要性奠定基础。方法:前期研究经文献调研获取,方法学建立在本实验室完成,血清样品经蛋白沉淀剂(甲醇)沉淀,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85nm。结果:利用此方法测得为卡马西平总药物的浓度,血清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专属性较好。卡马西平浓度在1.0~4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低、中、高3个浓度(1.0,8.0,48.0μg/mL)的日内RSD分别为1.34%,0.42%,0.30%和日间RSD分别为1.7%,2.46%,2.17%;相对回收率分别为(81.64±0.89)%,(95.54±0.65)%,(90.76±0.55)%,RSD值分别为1.09%,0.69%,0.61%;血清样品室温放置0h、4h、6h、冷藏24h、-4℃冷冻一周反复冻融3次,进样分析检测,RSD(%)均小于1,稳定性良好。结论:文献调研证实卡马西平基因多态性会造成代谢相关个体差异,一般情况下,卡马西平总浓度的变化,能够反映出药理作用的强弱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但由于其蛋白结合率高、治疗窗窄、安全性小或患者具有肝、肾不全等基础疾病,必要时需监测游离血药浓度。目前,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方法是高校液相色谱法(HPLC)与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FPIA法易受卡马西平代谢物及其结构相似物的干扰,相比而言HPLC的专属性较高,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响应"精准医疗",本研究基于HPLC法对人血中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进行方法学建立,为临床提供更为精准的实验室数据,更好的为患者服务。